"金融创新,点亮科技梦想":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助力科技企业启航
发布时间:2024-07-18 16:09: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今年以来,“科技支行”成为银行业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热词,全国各地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卯足了劲儿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逐渐成为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坐落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是一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在这里,年轻人的冲劲儿、研究者的钻研劲儿、领导者的拼劲儿汇聚在一起,凝结成服务各阶段科技企业的干劲儿。截至目前,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科技企业融资规模22亿元,服务科技企业客户数近200户。
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型企业“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以及“高风险”的特点,其融资之路显得尤为艰难。在长期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实践中,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有益探索,结合科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特点,分层分类推出专属产品。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也不断将更好的产品匹配给更合适的客户,确保金融血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畅通无阻。
上海乘黄智造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CIM系统,成功导入多个晶圆厂,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崭露头角。其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初创企业从“无米之炊”到“星火燎原”的真实写照。
乘黄智造的CIM系统,是集制造执行系统、设备集成、生产报表、良率管理和制造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该系统可应用于晶圆制造、光伏、LED等泛半导体制造领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前,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虽然近几年部分实现了国产化,但在高端晶圆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仍只能高价购买国外系统。
乘黄智造团队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IM系统,产品导入多个晶圆制造生产线的同时,团队正在研发超越国际一流水平的CIM系统,未来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也将一并实现弯道超车,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然而,初创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乘黄智造也不例外。在企业发展初期,创始人杨旭东个人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随着研发的深入,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此时,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伸出了援手,为其提供了100万元研发贷,成为该企业首家贷款银行。
“‘研发贷’面向的是刚刚注册成立,还没有科技型中小、高新技术这些资质身份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一般银行是没法贷到款的。因为银行为这类轻资产的企业提供贷款,往往需要企业具有科技型企业标签,在此情况下再获得相应的政策性担保,最后把钱贷给企业。”
“我们银行的研发贷产品,专门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题。该产品不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而是在充分了解创始团队过往经历和创业过程的基础上,以创始人为评判核心,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行长夏万杰介绍。
据了解,去年年底,在上海市金融工委和团委举办的科技金融大赛中,‘研发贷’产品因其创新与突破性获得二等奖。“后续也有其他银行相应推出针对这个阶段企业的这类贷款,也有其他银行向初创期公司迈出这样一步,我觉得都是好事,相当于我们在同业中迈出了这样一步,为整个同业的科技金融,也为早期科创企业银行融资踏出一条小小的路出来。”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摸索出可供全行业复制的案例,夏万杰激动又自豪。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给我们的贷款,让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点。那时我并不知道未来还能有什么。”获得兴业银行贷款后,乘黄智造的业务迅速发展,订单量不断增加。目前,该公司已与业内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
成长型企业: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
成长型科技企业,犹如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苗,面临着“扩大产能、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不同的需求,来加速成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以“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为“导管”,以“科创流贷”和“员工持股贷款”等产品为“养分”,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助力企业实现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的华丽蜕变,成为科技企业成长的“护林人”。
成长型科技企业往往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但同时也面临着财务指标不完善、抵押物不足等难题,难以获得传统银行的信贷支持。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创新性地推出了“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分析企业的专利数量、技术积累、研发投入等数据,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授信评估,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科技型企业因财务指标不佳而难以获得贷款的难题。通过“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该行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科技企业的“基因”,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成立于 2010年的上海晟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于“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的一家企业。从成立之初,晟矽微电就瞄准了 MCU这一细分领域,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核、周边电路以及低功耗抗干扰等技术优势,逐步在汽车电子、工控绿能、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资金需求日益增长。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主动联系晟矽微电,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通过“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科创流贷”产品。该产品以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为评判核心,有效解决了晟矽微电阶段性资金需求,使其能够提前支付晶圆厂货款,抢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更看重企业技术积累和专利,审批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公司资金难题,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除了“科创流贷”之外,上海分行还积极支持晟矽微电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贷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科技企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6月2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靶向c-MET激酶抑制剂谷美替尼片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具有METex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药由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独自开发,并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谷美替尼是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第一个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为主体在日本申报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是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成果。
海和药物成立于 2011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领衔,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多款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靶向抗癌药,其中一款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谷美替尼已于 2023年 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并迅速进入国家医保,市场表现强劲。
然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高、变现周期长,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在 2022年时公司研发的第一款新药提交了上市申请但还未获批,此时,兴业银行张江支行凭借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和专业人才优势,果断出手,为海和药物提供 8000万信用贷款,打开了生物医药企业与银行合作的局面,助力这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创新药物,不单看能不能获批,什么时候获批对银行贷款也很重要,需要非常专业的判断,兴业银行确实是做了很多的工作。该行的资金为公司后续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支持。
正如海和药物财务总监所说,只有真正看得懂生物医药行业的银行,才敢在那一阶段授信。
除了资金支持外,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还积极为创新药企业提供市场拓展和资源对接服务。支行组建生物医药专营团队,搭建业务咨询与撮合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创新药出海、BD论坛等活动,帮助创新药企业之间、与上下游拓展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科技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间存在三大堵点:一是科技创新快速变化,银行需迅速更新相关服务知识和能力;二是银行审慎的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高风险特性不匹配;三是汇聚整合各方面力量、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尚需加快步伐。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这类支行,更为它们走向成熟、实现产业化铺平了道路。从初创期的“星火燎原”,到成长期的“参天大树”,再到高科技企业的“产业化”飞跃,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始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迎接每一个挑战,分享每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