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一绘一匠心:了不起的手艺人

发布时间:2024-07-22 15:45: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乔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青岛城市学院琉光瓷韵实践团“乐道拾遗探琉璃,寻忆淄博传匠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15日赴淄博市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参观学习。淄博的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是国家4A级景区,2020年入选淄博博山20个“网红打卡地”名单,艺术中心就是个博物馆、展览馆,是淄博文化的一张名片。我们怀揣着对这片广袤无垠之地的深切憧憬与无限好奇,如同探险家踏上未知领域的那一刻,心中激荡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每一步踏入,都仿佛是与古老大地间进行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灵被其独有的韵律深深吸引,引领着我们步入一场关于发现、领悟与成长的非凡旅程。

1.“瓷光琉影:古今艺术的对话”

踏入陶瓷文化展区,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典雅的陶瓷世界。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那些精美的瓷器,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青翠欲滴,釉色莹润,触感细腻,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轻轻响起。图案设计或简约大方,或繁复华丽,每一笔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与才情。不仅看到了传统陶瓷的辉煌成就,也感受到了现代陶瓷的创新活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让我对淄博陶瓷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些作品让我领略到了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致力于陶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匠人们。

图为馆内著名展品—灯工石榴(实践团供图)

步入琉璃文化展区,如同踏入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琉璃梦境。琉璃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成为了全场焦点,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是匠人技艺的璀璨结晶,他们的手艺犹如魔术师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便能将平凡的琉璃原料,点化为光怪陆离的艺术珍品。琉璃制品色彩斑斓,从深邃的宝石蓝到明艳的珊瑚红,每一种色彩都仿佛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琉璃艺术的精湛技艺,更传递了一种追求极致、勇于创新的精神。我被这种精神深深打动,它让我意识到,无论在哪个领域,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图为团队成员在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参观(实践团供图)

2.“琉光匠影:师者匠心,解锁千年工艺密码”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灯工琉璃制作这个环节特别感兴趣。灯工琉璃是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它背后蕴含着浓厚的匠心。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下,匠工们围坐在工作台旁,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工坊。手中紧握的细长灯管,如同魔法棒般,在琉璃的海洋中轻轻舞动。随着火焰的跳跃,一块块透明的琉璃原料逐渐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匠工们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其间,时而轻捏,时而拉伸,葫芦的轮廓在匠工们的巧手下逐渐清晰起来,圆润而饱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灯光的映照,琉璃葫芦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令人为之倾倒。

图为灯工匠人指导学生制琉璃葫芦一览(实践团供图)

这不仅是材料的熔炼与塑造,更是对光与影、技与魂的深刻领悟与融合。我深切体会到琉璃制作背后的美学哲学与精神高地。琉璃之艺,远非简单的火候控制与形态雕琢,它是匠人在无数次尝试与失败中,对色彩与透明度的极致追求,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致敬。灯工琉璃制作则让我明白到,只有将匠心灌注其中,用心传承、用心创新,才能将普通的工艺品升华为艺术之作,让每一次描绘都能记录下心灵的跳动。

图为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在淄博陶瓷琉璃艺术中心的合影留念(实践团供图)

此次探访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时光隧道,深刻领略了陶瓷与琉璃艺术的历史深邃与文化瑰宝。老艺人的匠心独运,让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他们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技艺,更在创新中赋予了陶瓷与琉璃新的生命。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的存在,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它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这里,我们深刻体会到匠人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也更加珍惜和尊重那些默默奉献在文化传承一线的工匠们。(实践团成员 李佳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