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瀍河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构筑幸福养老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4-07-24 11:57: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夏竹“雨下这么大,你们还赶过来家里照顾我,真是太感谢了…”,7月15号上午,洛阳市瀍河区杨文街道马沟社区居民刘大爷躺在家中的病床上,对冒雨上门医护人员感慨地说。
今年上半年,发生刘大爷身上的变化可不少:不用出门,在家便可享受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查床、治疗、护理服务;不用出门,便可办理和享受与到医院住院一样的医保报销政策……,随着“家庭病床”医养模式在瀍河区的落地,大大满足了辖区像刘大爷这样有基础病或慢性病的老年群体居家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洛阳市瀍河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连年对养老服务开展专项监督,持续跟踪问效,督促镇人大主席团和各街道人大工委,以每月“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为契机,倾听居民对于更新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迫切需求。杨文街道人大工委等迅速响应,召集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议事,面对面听取老年群众、社区工作者、街道负责同志意见建议,全面摸清情况、切实找准问题、掌握群众需求。在洛阳市瀍河区人大常委会的协调推动下,杨文街道率先与欣和社工合作试点推行“家庭病床”、“四助一护”等服务方式,杨文街道人大工委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到社区进行视察调研,从医养结合、便老设施、助餐服务等方面提出10余条有效建议。杨文街道目前已为符合条件的40余户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视、诊疗和助餐、助洁、助行、助浴、护理、巡访关爱等服务,并可享受市医保、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同时,通过配备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信息化系统,24小时全方位守护老人的平安健康。
在持续完善“家庭病床”医养模式规定动作的同时,杨文街道人大工委聚焦精细服务,助推街道工委谋划实施了一系列“自选动作”: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市场化运营,除在社区邻里中心内开展供餐服务外,还引入邻里药房,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优惠购药、定期免费检测、用药记录提醒、送药上门等多项健康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拓宽服务功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关注什么,人大就监督什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监督问效,督促政府相关单位、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养老工作落实到位,推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迭代升级,让养老服务更优质、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也更有“温度”,努力写好老有所养的‘民生答卷’。”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张红刚 禹瑞 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