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大国重器 登顶电气“珠峰”——记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家银
发布时间:2024-07-28 09:46: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林木编者按:
一位产品远销多国的企业领军人物、一位电力电子研发制造的技术精英、一位经历癌症侵袭,依旧固守在研发一线的科研狂人,究竟哪一种描述才能更为准确地定义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家银,我实在无法断言。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能与这位睿智而又谦逊的学者型企业家聊上一会儿,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
他,18岁从事电子技术行业工作以来,历年工作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前沿,积累了深厚的电力电子测量方面经验,曾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江浦县十佳青年。1999年自主创办了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深耕行业45年,创建了如今在电气设备研发制造领域拥抱智能技术、不断创新研发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一个年过花甲却还在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不停奋斗的大国工匠。
科研路上的“矢志报国心”
他就是鲁家银。一个严谨的学者型科学家,又是一位勇于创新的企业家。曾获得无数荣誉,在长期的科研创造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他曾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年轻的工程师,可他为了心中一个坚持的信念,毅然决然的下海创办自己的轻工事业。他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有信心创业成功。事实证明他成功了,可这成功的背后也有很多的心酸和汗水,创业是艰辛的,所谓万事开头难,难于上青天。企业刚开始运转时鲁家银每天也为员工的工资发愁,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能做到今天的成绩是特别不容易的,可是他做到了,还立志走出国门。
人生充满选择,有的人选择安居乐业,平淡度过一生;有的人选择自甘堕落,碌碌无为一世;而有的人选择奋力一搏,不坠青云之志。出生于1960年的鲁家银,生于平凡的农家,少年时代饱经艰辛,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彼时18岁的他毅然孤身前往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误打误撞进入了一家电子仪表厂从事仪表调试工作。
“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生产、交通、IT、通信、国防以及民用电器和新能源发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很有挑战性。”刚入职电子仪表厂时,鲁家银尽管年纪小,可他那股子认真劲确实大家都能看见的。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把每次任务都当成锻炼机会。有时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鲁家银会在厂房里进行上百遍地仪表调试。白天他在厂房里干活,晚上一回到家就捧起书本看,墙上贴的、桌上摆的,都是各种电气行业的标准和书籍。就这样,鲁家银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慢慢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理论知识。渐渐地,随着学习和成长,鲁家银从一线工人向科研人员成长。他留意到,当时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差距非比寻常,要实现自身产品的更新和进步,必须走上创新之路。
1999年,鲁家银响应改革开放号召,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了南京瑞控电气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于电力电子的研发和生产。并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强大的创新开发能力,先后研制开发出电量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交流互感器、直流隔离传感器、小型模块开关电源、全数字式微机一体化控制直流、交流信号屏系统监控屏等产品。让电气设备变得更科学、更安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强国事业发展的新浪潮!
抗癌之路,勇者无畏。从1978年到如今,鲁家银除了两次生病以外,基本上都没停止过工作。有人问及他的病时,他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94年就得了重症肝炎,一直休息到1999年才基本恢复;然而,命运并未因他的卓越贡献而格外眷顾。2015年,这位科研狂人被诊断出肺癌中期,一场与病魔的生死较量就此拉开帷幕。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他没有选择安逸度日,而是毅然选择了继续投身科研事业,用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勇气与毅力。
创新路上的“工程师基因”
如果深入了解瑞控电气,你会发现工程师式的严谨与创新,一直深深镌刻在这家企业的基因之中。不仅董事长鲁家银先生就是工程师出身,研发设计也一直在公司占据最中心地位。“让研发人员与客户直接见面交流”更成为瑞控电气坚持的一项“传统”,为的正是让研发能更好贴合产业与市场需求。
这种脚踏实地、与行业痛点深入结合的思路,也在历史上催生了瑞控电气众多创新成果。例如,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政策,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多年的时间在2022年研发出系列节能保护控制器,2023年12月公司荣获登第八届中国创新品牌榜。节能保护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使交流接触器工作运行电流下降到0.5%,节约了99.5%,温度下降99.5%。技术创新为国际国内首创,节能效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进水平。
2023年研发出系列集成组合式电流传感器,用于输变电线路中大电流参数采样检测,完全解决现场在用的互感器、分流器只能采样1.2倍以下额定电流的缺陷。该产品采样电流可达12倍以上额定电流,可以显著减小采样部件的的体积,采样能耗同比减少了97.5%,温度下降97.5%。公司新产品将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经济效益,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发路上的“中国芯名片”
谈及研发过程,鲁家银直言:“我们是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有的时候失败到怀疑人生。”“怀疑人生?”这样的表达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不断的出现挫折,与我对我们成果的要求有关系。”鲁家银说道。“比如,节能效果达到50%行不行?我认为不行,达到80%我认为也不行,我的心里的位置是在95%以上。最后通过我们的多次努力,达到了99.5%,这样的节能效果我表示很满意。”七年的研发过程中,鲁家银就在高目标和不断尝试之间磨练自己,经历怀疑人生,却也让产品足以令人信赖。
谈及产品,鲁家银十分自信:“我们产品的出现克服了国内交流接触器工作过程中所有的缺点”。在中国第五届先进技术转化大赛中,鲁家银带着研制的新产品晋级到了半决赛,并以优秀项目参加了大会的成果展。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之路上,鲁家银从零开始埋头苦干,不断突破一道道封锁线,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从国内市场到国际舞台,从白手起家到国之重器,从仰人鼻息到万众瞩目,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最终挺起腰杆走上康庄大道,他用耕耘和汗水将这条科技创新之路走通、夯实,并且传承下去。
”蓦然回首,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成为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一个缩影。鲁家银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电力电子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45年来风雨兼程,他的“科技创新强国梦”在心中一直熠熠发光。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批又一批中国匠人薪火相传,继续向前,用他们的雄心和实力发光发电,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陈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