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双减”: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发布时间:2024-07-29 16:22: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严格

打造多元辐射的上山文化主题劳动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科学项目化学习,通过作业、评价的改革撬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盘活地方资源提升课后托管服务水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施“双减”课后托管服务以来,学生校内外课业负担减轻了,素质拓展活动增多了;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评价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双减”为学生们减出了时间,充实了成长,浦江各小学的课后托管立足地方特色,全力提升课后服务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杭坪中小——剪纸课程:纸上生花剪艺传家

文化立校,匠心育人。杭坪镇中心小学高度重视浦江非遗文化——剪纸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充分利用“浦江剪纸”这一丰厚的文化土壤,创设了“剪纸+”系列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在学校的剪韵求真坊中开展剪纸普及和传承活动。“剪纸+大思政”将崇俭戒奢的优秀传统刻进作品;“剪纸+大阅读”把诗词歌赋和剪纸完美融合;“剪纸+大书写”以剪纸为载体,展示书法作品。历久弥新的剪纸文化,在杭坪中小的课后托管服务中被一代又一代心灵手巧的杭小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担负起新的育人使命。

image.png

园区小学——木艺课程:造物启蒙匠心传承

浦江县园区小学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精心设计了“匠心·木艺”课后托管服务课程。课程紧紧围绕学校的“睦”文化,以“木”为载体,依托“木”元素(木片、刨花、树皮、木头屑等),通过剪、刻、上色、黏贴等方法,结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艺术手法表现,让学生制作各种平面或立体的“木艺作品”。课程力图创设一种学习生态,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作品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表现的协同统一,实现从劳动工艺到劳动精神的内涵升华。“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初步感知造物的魅力,不仅能助其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发明创造的精神,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工匠精神和劳动情怀成为每一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园区小学教导主任楼建兰谈及课程创设初衷时提到。 

image.png

为了更好的落实学后托管服务,浦江县平安中心小学从“艺术修养”“强身健体”和“科技创新”三个维度设置了托管服务课程体系。其中,推出的每周一创意编程基础班就是科技创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计算思维,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孩子们从最开始的认识软件,慢慢了解软件使用的方法和每个工具的用途;从跟着教材一步一步做,慢慢尝试简单的自创作品;从听老师分析作品,慢慢自己思考解决思路;从自己逐步熟练操作技能,慢慢结合成小组完成更有挑战的任务……孩子们从未知好奇,经历了探索、尝试、失败、反思、重试,终于初见成效。

科技改变未来,智慧点亮生活。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能力。创意编程课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种子,激励孩子们争做新时代的科技追梦人!

image.png

岩头中小——传统空竹:趣玩非遗,手脑并用

“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一双棍,一根绳,一个空竹,就能在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师生手中旋转不止,变幻出不同的精彩。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发空竹课程,让师生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增强了体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从最初的一个年级的空竹兴趣小队到如今一千多学生的参与,抖空竹已经成为岩小人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提、拉、转、抖、抛、接……师生手中的空竹抖出精气神,传承中华情。

黄宅二小:我是小厨神——“美食”“美”刻有滋有味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升动手能力,同时传播传统美食文化,黄宅二小的孩子们在黄老师和厨师的指导下,组建了“我是小厨神”美食社团,利用课后托管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美食制作活动。参加过该课程的学生表示,这项课程有趣有味,不仅让他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也让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厨艺技能,激发了自己对美食、对生活的热爱,并能主动为家庭、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image.png

近年来,浦江在全面实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基础上,推行“1+X”教育模式,着力推广“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的形式,引入校外专家团、志愿者丰盈课后服务讲师团,保证了课后服务教育质量。(通讯员:杭坪镇中心小学 陈晨)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