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防范以特殊群体优惠政策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09-26 15:47: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特殊群体往往与外界交流较少,社会经历不足。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针对他们的各种陷阱与诈骗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会假借残联或相关机构名义,以发放福利、提供优待政策的名号接近特殊群体,致使特殊群体在办理证件、求职、社交等方面容易陷入诈骗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被套取钱财。
为此,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提醒广大特殊群体朋友们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范以下常见骗术:
骗术一:谎称可代办残疾证享受优待政策
不法分子冒充“政府人员”,对特殊群体关怀问候,获取信任,谎称可帮助代办残疾证,享受国家对特殊群体的一些优待政策,不同级别费用不一。受骗人转账付款后,骗子就此失联。
骗术二:以发放福利补贴为幌子诈骗
不法分子会冒用“官方”名义,以工作人员身份联系受骗人,以发放福利卡、补贴金为名实施诈骗,利用微信、手机短信让受害人缴纳会费、税费、保证金等方式,获取福利资格,进而携款潜逃。
骗术三:以承诺培训包就业诈骗
不法分子瞄准了特殊群体找工作难的情况,以培训机构的身份出现,打着高薪就业的幌子作为诱饵,向特殊人群的求职者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要向指定的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甚至有不法机构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件,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针对以上骗局,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提醒特殊群体朋友们要擦亮双眼识别骗局,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一、代办证件不可信
残疾证的审核办理过程非常严格,从申请、评定到公示各个环节均有明确要求,凡是声称付钱即可拿到残疾证的都是诈骗。接到电话或遇到“热心人”帮忙代办残疾证,并要求缴纳“代办费”“保证金”等各种费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轻信。
二、勿信福利帮办和领取
特殊群体收到的补助一般来自民政部门,补助通常需要本人或家属通过正规渠道提交申请,切勿听信他人所谓的残疾补贴帮办和领取。
三、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
特殊群体求职过程中,在注册和填写简历时,要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网上求职应到正规的求职机构或网站;找到工作之后,最好将个人信息删除以及注销个人账户;手机端不要随意安装来源不明的求职app软件;涉及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详细地址等不要随意填写,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四、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件
特殊群体在应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被不良企业或用工方扣押和骗取证件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只能将证件的复印件交给用工方存档,并在证件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应聘使用”等用途。(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