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时代 “红孩子”
发布时间:2024-10-08 15:40: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少年儿童乃祖国未来之花朵,亦是社会主义事业之接班人。如何向广大少年儿童有效传达党的最新政治理论,引领他们从小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方位准备,乃是少先队事业必须全力做好的工作。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红色历史、延续红色血脉,不仅是做好青少年思想文化工作的现实所需,更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丰富红色课程,在“学什么”上狠下功夫。需持续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增添红色课程的“深度”。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波澜壮阔,无数红色故事与革命先辈令人动容、振奋人心,实乃少年儿童接受红色教育的绝佳课本。应与时俱进地对红色历史和红色榜样进行深入剖析,不断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色,结合队员们关注的“热点”,提升红色读本的可读性与吸引力。要创新融合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拓宽红色课程的“广度”。红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内容,需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合,转化为多维度、全方面的红色文化资源库,紧密结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打造少年儿童易读、易学、易懂的红色课程。要充分开发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让红色课程更具“温度”。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好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不能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而应考虑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开发富有特色、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红色研学活动,让博物馆里的红色课程“活”起来。
强化教学队伍,在“谁来教”上狠下功夫。要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上好“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实地寻访、经验交流等方式,坚定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和教育信仰,始终将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置于工作首位,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工作要求融会贯通于少先队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重点抓好“红领巾巡讲团”队伍建设,拓展少先队辅导员关于红色历史和革命榜样的知识储备,增强他们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水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用“童言童语”把红色故事讲好、讲清、讲透,提升整体红色教育水平。要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实效。通过红色主题活动设计比赛等形式,发挥少先队辅导员核心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辅导员设计红色主题少先队活动课的专业能力。在日常少先队活动中,要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设计他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多举措、有针对性、激励式地开展红色教育。
突出实践育人,在“学得好”上狠下功夫。要下好校内少先队组织育人“先手棋”。学校少工委是少先队育人的主阵地,要抓好校内少先队组织建设,持续通过入队、“国旗下讲话”等仪式教育营造红色氛围,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红领巾奖章”与红色主题教育的融合,在争章活动中引导队员们主动开展红色实践,让红色种子在他们心间生根发芽。要下好校外社区“小课堂”育人“关键棋”。要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有效运用好社区少工委这个连接“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桥梁。引导队员们从了解身边的家乡红色故事入手,培养他们对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注重情感培养,潜移默化地帮助队员们树立做新时代“红孩子”的意识。要下好家校社协作育人“制胜棋”。全方位抓好“红领巾讲解员”培养。鼓励队员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锻炼“讲解员”素质,培养讲红色故事的兴趣爱好。学校少工委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依托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小社团等提升队员们的讲解能力。支持队员们走进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活动,参与大型宣讲活动或比赛,展示“红孩子”风采,在不断的讲解过程中使红色基因渗入血液、浸入心扉。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引领,要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理解和思考中使红色精神浸润心田,自觉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红孩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邓雅琳、胡錞 共青团石城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