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发挥“人民力量”
发布时间:2024-10-11 11:4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力量”的无穷潜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着更有温度、更高质量、更为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至高追求”,践行“一切归属人民”的理念。人民之需,即是发展之要。回顾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国家发展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核心在于紧贴人民需求、增进人民福祉,根基在于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人民群众对于关乎自身利益的细微变化、实际需求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也最为敏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一切归属人民的初心,以民心所向为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要深入基层探民需、全心全意解民忧,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常到城市社区聊一聊、常到学校医院转一转,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到人民中检验成效,真正做到问计于民,要将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表达的迫切需求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顺势而为、合力攻坚,解其所急、助其所需,从人民利益、人民视角出发,确保发展为了人民。
坚持以群众力量为“坚实基石”,发扬“一切依靠人民”的作风。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力量。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靠。在新的改革征程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汇聚起磅礴的力量。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与智慧,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必须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群众中间,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将群众的实践经验与创造性建议融入改革决策之中。要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每个人都能在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支持,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成效显著,真正走出一条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改革之路。
坚持以群众福祉为“根本标准”,站稳“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归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深刻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深刻内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持续用力,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让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变化。(宁南县骑骡沟镇 杨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