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链接桥——“中试+共享实验室”专场活动在蓉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5 16:15: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扎实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成都市科技局目前正开展“中试+”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本次聚焦共享实验室,开展精准对接,旨在盘活科研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10月23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内一派火热景象,正在进行的中试链接桥——“中试+共享实验室”专场活动座无虚席,来自成都市高校院所、中试平台及科技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纷纷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和合作需求,进行深入对接。

盘活科研资源,推动仪器共享与成果转化

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操作和检验检测,对于高校科研院所来说,存在部分科研仪器和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对于部分科技企业来说,则缺少研发生产必要的实验及检测设备。为了让科研设备仪器的使用更加高效,共享实验室成为盘活科研资源的新形式。

前不久,成立于北京的米格实验室选择在成都布局,提供高质量、一站式、本地化的实验设备共享和技术人才支持等服务。作为共享实验室理念的践行者,其创始人闫方亮带着实践经验和服务案例来到了对接会现场。

“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中试领域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共享实验室的理念;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了解米格实验室的运营模式,从而促成合作,携手上下游企业,构建更加便捷的科研生态。”闫方亮说道。

据介绍,米格实验室今年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派出了技术团队,目前所有的验证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在转向量产。对于未来的发展,闫方亮展望道,“我们期待更多像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合作伙伴加入,也希望联合更多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通过共享实验室解决大家的科研问题,为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成果转化做出贡献。”

现场,像米格实验室这样带着“本领”来的参会者还有很多。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装备制造中试平台负责人欧彦江借此机会,对其平台的优势和能力进行了推介。

在他看来,米格实验室的共享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需求相契合,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本次活动既可以与现场其他伙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希望借此拓展合作,在平台运营、技术开发等方面推动中试领域更好发展。”欧彦江说道。

牵线搭桥促合作,多管齐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推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持续走深走实,成都市科技局正持续开展“中试+”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依托科创通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精准对接活动。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成功举办10余场中试+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涉及“中试+孵化”“中试+智能硬件”“中试+生物医药”“中试+共享实验室”等领域,有效促进了高端智造、医药健康领域等20余家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与行业伙伴建立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牵线搭桥,尽可能帮助科技成果找资金、找技术、找场景、找政策、找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举例道,在“中试+智能硬件行业交流及中试需求对接活动”上,蜂鸟智造和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成功对接,在AI视觉设备中试达成了合作;同时,电子科技大学无线输电设备项目也找到了提供样机结构设计的中试平台。

除了举办精准对接活动,市科技局还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自今年9月起,联合成都高新区、新津区等4个区(市)县,走进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等4个园区,举办了6场企业创新积分培训和政策宣讲活动,服务企业超过100家,并协助260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96笔,放款金额达10.34亿元。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也积极行动起来,形成“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目前已服务近600家企业,覆盖成都市90%以上的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据焦险峰介绍,联盟通过打造“中试链接桥”和“中试先锋行”两个品牌活动,有效推动中试平台、企业、概念验证中心、投资机构、高校院所以及创新创业载体的相互对接。自8月底以来,联盟已经开展了7场活动,包括4场“中试链接桥”和3场“中试先锋行”。焦险峰还透露,下月初联盟主导成立的大健康领域中试生态建设协作共同体,将在“中试+资本”生态大会上正式亮相。(李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