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富工坊“小支点”,撬起乡村振兴“大事业”

发布时间:2024-11-11 11:22: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2年9月,浙江省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部署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提出全力抓好深化“共富工坊”建设重点任务,力求实现山区县乡镇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全覆盖。共富工坊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路径。正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关键时期,要以共富工坊建设拉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进度,回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助力完成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任务,以“小支点”撬起“大事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美好愿景。

党建引领,精准布局,擘画共富工坊建设“新蓝图”。发挥好党建工作政治功能“指南针”效用,把好共富工坊建设方向,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要目的展开;发挥好党建工作组织功能“联结桥”效用,通过“党建+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村企结对共建,“手牵手”,“心连心”,消除沟通障碍,实现资源、信息“无缝对接”。对项目选择、资金扶持、体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精密布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统筹制定发展规划。注重引导工坊建设项目与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频共振”,激活共富工坊促产增收“新引擎”,驱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加强党建阵地建设,通过建立工坊党组织,健全工坊运行监督管理制度,高质高效建成发展前景可观、发展动力强劲的共富“新据点”。

转型升级,提高标准,开启共富工坊建设“新阶段”。目前,部分已建成的共富工坊存在低水平岗位占比大、简单生产加工业务效益较低、整体产业层次较低端等短板问题,亟待向高水平就业、产销一体、中高端层次进行转型升级。为此,需要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分层分类开展技能培训“精准滴灌”,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体力劳动者”向“技能精英”“智慧工匠”蜕变,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积极探索“产销一体化”模式,打造并衍生产业链,实现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有效衔接,为共富工坊的可持续发展“插上翅膀”。提高共富工坊建设要求和标准,对标省级星级共富工坊评定标准,在建设初期提高站位,放远目光,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引导不符合标准的共富工坊限期自我整改、提升到位,对固步自封、严重脱离市场的“掉队者”坚决“摘牌”,用好督促协管“利剑”,破除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思想与行动上的“藩篱”,为工坊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村企协作,多元发展,开辟共富工坊建设“新路径”。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先行者”,因势利导将业务下沉到村里,因地制宜将生产基地或加工点设立在村里,创造优质“家门口”就业岗位,实现企业降成本村民增收入的“双赢局面”。引导村民找准定位做“共建者”,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自发成为共富工坊建设“生力军”。通过科学规划与资源整合,将区域内零星分布的共富工坊由“散点星辰”缀连成“璀璨星河”,联合周边县市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倡导“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建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建设区域性品牌,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金字招牌”。

在深化共富工坊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全面推动共富工坊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利用好建设共富工坊这一“小支点”,撬动起乡村全面振兴“大事业”!(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人民政府杨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