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科学研判 综合施策 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24-11-11 15:22: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射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为进一步遏制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高发势头,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队结合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科学分析研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新形势、新特点,狠抓源头、路面、劝导、宣传四大环节,全面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广大交通参与者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党政引领,推动源头隐患协同共治。一、全面排查治理道路隐患。提请道安办督促各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责主抓,紧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契机,盘活“两站两员”、农村派出所等力量,强化农村道路特别是自建路交通安全隐患覆盖排查,重点排查客运班线、临水临崖、长下坡、急弯陡坡、桥梁隧道、事故多发路段等突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登记造册报相关责任单位,并抄送市道安办,一时不能治理的要立即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标牌。同时,各镇要对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丢失、损坏、磨损的交通设施及时进行修缮或更换,保证治理成效,推动隐患“排查、上报、反馈、治理、销号”闭环管理。二、深入治理重点车辆、驾驶员安全隐患。加强与市应急、市交运、市教体等部门紧密配合,对全市“两客一危一货”运输企业以及拥有校车的学校开展全面检查,督促运输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约谈、走访高风险隐患企业,督促问题整改,久整无效的要采取超常举措,切实抓好高风险企业“减存量、防增量”工作。

联勤联动,推动交通违法多维打击。一、强化部门联勤联动。统筹协调交管办、交运、农机、农村交警中队等基层队伍力量,采取成立执法小分队、接力整治、异地用警等方式,全面加强国道247线穿村过镇路段、县乡道路关键节点以及事故多发高发、违法乱象突出等重点路段检查力度,严查超限超载、非法营运、非法改(拼)装、冲关拒检等违法行为,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二、强化交通违法打击。加大“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敏感节点、赶集日等重点时段巡逻检查频次,严管客运班车、摩托车、拖拉机、面包车、货车、电动三(四)轮车等易肇事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车辆无牌无证、车辆非法改(拼)装、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机动车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见人见车,推动违法劝导常态长效。一、强化日常劝导。充分发挥交管办统筹牵头作用,推动“两站两员”严格落实交通违法劝导职责,充分发挥“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针对节假日、农忙赶集、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严守进出村口、乡镇场口、学校周边等重点路段,及时劝导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驾乘机动车不系安全带、面包车超员、酒驾醉驾等突出交通违法。二、开展精准劝导。各镇要结合市道安办下发清单内容,采取逐人逐车电话告知,见人见车讲解劝导,实地走访摸底回访等措施,有序推进农村精准劝导工作,切实提升精准劝导工作效率,最大消除农村地区机动车及驾驶人源头隐患存量,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

借势借力,推动宣传教育多点开花。一、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充分结合“一老一小”“一盔一带”“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等主题活动,在重大节庆、红白喜事、赶集日出行高峰、学生集中上放学高峰、民俗活动等时段,在各镇社区广场、公路穿村过镇路段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二、强化媒体社会面宣传。充分依托市电视台、市电台、双微、农村“大喇叭”等媒体媒介,创新宣教方式,以辖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为素材,制作生动直观、感染力和冲击力强的图文和视频资料,全方位、高频次、大范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三、开展重点群体精准宣传。全力做好恶劣天气、重要节日节点宣传提示,紧盯“一老一小”、重点车辆驾驶人、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送教上门;通过重点驾驶人短信平台、重点驾驶人微信群及12123APP等集中推送恶劣天气、交通管制等“两公布一提示”信息及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进一步提升重点驾驶人交通安全常识和遵规守法意识。(邓家华、孙红梅 射洪公安交警大队)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