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创新信用共治共享、德法合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则难成。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枣庄市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持“企业有益、百姓有感”导向,大力倡导守信激励,依法实施失信惩戒,聚焦以“信”促治、以“信”聚力、以“信”惠民,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路径。枣庄及下辖滕州市先后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我们聚焦法治为民办实事,以法治手段破解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推出市民信用积分‘榴花分’,制定守信激励措施近600项,不断拓展“信易+”激励应用场景,多层次融入法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裴然。”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处长高鹏飞介绍说。
夯实根基,变“软约束”为“硬抓手”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基层,而基层的难点在于多元治理主体互动性不强,协同治理较弱。以往所有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部门和单位,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发挥着作用,但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思想和群众参与自治的自生动力不足成为治理的最大难题。
信用管理作为联系、打通和贯穿德治与法治的桥梁和纽带,是德法合治的共振点、宽严相济的平衡点、虚实结合的联结点,是连接各个治理主体、促进协同治理的关键点。为此,以“积分制”为抓手,推行“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元协同、信用融合、网格支撑”的“五位一体”社会信用治理新模式,成为社会治理“穿针引线”“面面俱到”的新力量。
为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诚信意识,2022年枣庄市推出个人信用积分“榴花分”,指标涵盖基本信息、遵纪守法、承诺践诺、荣誉表彰、公益服务等五方面信用信息,分为AAA、AA、A、B、C、D六个级别。其中,承诺践诺、荣誉表彰、公益服务为加分项,严重失信主体、行政处罚、违约违诺为扣分项,综合反映市民公共信用状况。着力推动信用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信用“价值变现”,促进了群众诚信意识培树。据了解,“榴花分”注册使用人数达175.6万人,归集志愿服务等公益信息47万条,荣誉表彰信息7812条,村居积分制覆盖1133个村(居),占全市村(居)总数的45.41%,形成党群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实现了信用建设与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该市探索信治法治融合“新路径”,镇街建立信用领导小组,以社区、行政村为单元,组织成立信用议事会、信用管理员、信用采集员等信用工作队伍,将信用建设同基层党建、村级事务、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村规民约确定居民积分规则,结合社区服务、信用超市、爱心食堂等形式丰富的积分兑换应用,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基层自治的荣誉感、获得感。多个区(市)先后入选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地区、省“信用交通县(市、区)”试点单位、全省取用水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
共享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众人拾柴火焰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大工程,绝不仅仅只靠单方主体就能实现。
枣庄市深化政务共享应用,突破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公积金、科技研发、资质证书、荣誉表彰、被执行、裁判终审判决信息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等24类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常态化归集,今年以来共上报信息113.12万条。强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7类行政管理信息归集上报,实现政务信息“应归尽归、公开公示”,向各级各部门共享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210余万条,为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坚实支撑。深化信用承诺信息应用,变“群众主动证明”为“行政机关主动核验”,对做出信用承诺的守信主体实施减材料、减时限、容缺办理等便利政策。据介绍,上半年共办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12万余件,减少证明材料21万余份。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系统在该市广泛应用,各级政务大厅“逢办必查”,今年以来线上核查信用主体13.89万次,为信用服务行政管理、惠民便企提供有力参考。
该市还探索以强化守信正向激励为支点撬动信用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信易+激励,既为诚信个人提供了礼遇回馈,也帮助商家扩大知名度影响力,信易联盟商家在提供激励优惠措施的同时也得到了引流促销的实惠,有效带动了餐饮、购物等领域消费复苏,以信用手段提振消费的效应正逐步显现。
2023年12月该市成功承办全省信用建设观摩交流大会,各区(市)信用建设氛围浓厚、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省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和国家发改委、省委改革办等上级部门刊发。《信用赋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枣庄市推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智能预警全流程服务机制》做法被国务院《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采用,《枣庄市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信易+”应用典型案例,“信易批”模式被省委改革办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
强化激励,让守信者得到“真实惠”
“守信者,可以享受各种便民惠企措施;失信者,严格按照惩戒措施清单实施惩戒。”市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科长孙蕾介绍到。该市对守信者进行全方位正向激励,用“真金白银”鼓励广大群众多关注自身信用,多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提供丰厚的信易礼遇产品,让“信用有价”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让更多诚信主体享受信用红利,享受优惠措施、便利服务,增进群众对信用建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以“覆盖全域、政企共建、全民共享、多元场景”为目标,集中发布诚信激励措施600余项,同比增长近50%。据了解,该市台儿庄古城等3A级以上景区,对诚信个人实行免票或低折扣票价;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因“院”制宜出台诚信激励措施,“信用就医”惠及群众近8.3万余人次;法律咨询、检验检测免费服务,公益场馆免预约参观等惠民政策,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信用有形、信用有价”。
枣庄市薛城区四季菁华街区、市中区吉品商圈、山亭区香港街等多条街区试点推行“诚信码上见”,顾客码上知信,部门码上监管,促进街区商户自律自管,打造诚信街区良好品牌。各区(市)发动辖区内优质商户、企业,组建信易商家联盟,“信用薛城”“信用峄城”小程序定期发放“商家折扣券”“物品券”,实现了“商户增流、群众受益”的双赢信用生态。诚信观念深入人心,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王成、桑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