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里看应急丨渝中区推动电动车全链条整治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4-11-22 13:45: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集中停放点建得真好,我的电动车有车位了,停车充电都放心,真心点赞!”日前,由重庆市安委办、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管理局主办的“新重庆里看应急”主题采风宣传活动走进渝中区。
据了解,近年来,渝中区将电动车全链条整治列为“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积极探索创新“12366”工作机制,推动整治并取得实效,大幅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目前,全区已设置充电端口1047个,完成进度96.68%。
全区摸排 违规停放充电场所2196处
今年9月,渝中区委书记黄茂军实地督办全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并主持召开现场推进会。他指出,治理和防范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隐患,重点在车、源头在人。
作为“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之一,渝中区针对电动车全链条整治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深入一线社区、企业现场办公指导,持续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在专班牵头下,区应急局、城管局、市监局等部门,会同属地街道、公安派出所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开展了多轮联合行动。
行动中,渝中区累计摸排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场所2196处,维修、租赁店铺24个;摸排架空层97个(均未停放电动自行车),清理违停充电车辆727辆,办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案件4件。
三方共建 破解电动车整治四大难题
当前,渝中区物业小区电动自行车整治存在空间有限停放难、缺少设备充电难、手段单一监管难、使用量少发动难等“四难”问题。
“构建‘企业出钱建、物业派人管、业主有偿用’的小区充换电共享模式,实现了企业拓展市场、物业增加收益、群众充电便捷安全的经济社会效果,有效化解了‘四难’问题。”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区以大型高层建筑居民小区为重点,通过政府牵线搭台,组建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居民议事小组,发动居民代表、使用人代表、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消防、充电站建设企业参加,实现业主、物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围绕公共空间使用、充电站址选择、建设出资及消防标准、收益分配和日常监管等核心问题进行广泛协商。
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渝中区正拟定印发《渝中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计划》,与各街道签订《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街道工作任务书》,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同时,该区根据住建部“满电回家”、北斗卫星终端应用等重点项目,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安全街区创建”工作。
场地联建 石油路街道率先收获成效
石油路街道作为“场地联建”试点单位,按照“三不五配备”标准,完成一期12个换电站选址和二期23个物业小区建设规划,成功打造出“3分钟充换电圈”。
如今,石油路街道云栖谷、万科锦城、恒大名都小区已取得整治成效,实现停放秩序由“乱停乱放”转向“规范停放”,充电方式由“飞线”转向“无线”,规范管理由“单兵作战”转向“齐抓共管”。
据统计,石油路街道共设有充电桩58个,满足了5000余户群众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需求,获得了一致赞誉。(文/陈嘉玮、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