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里看应急|璧山:数字赋能电气火灾智能防控
发布时间:2024-11-27 15:56: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随着城市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气火灾的隐患也随之增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防控效率,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已成为当下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璧山区通过数字化赋能,创新打造了一套智能电气火灾防控体系,将“事后”被动响应转变为“事前”主动预防,提升了火灾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为居民的用电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智能预警 全天候守护居民用电安全
“铁山路27号两山景苑小区3栋存在漏电问题,请及时处理。”11月14日下午,璧泉街道两山景苑小区的一处电气火灾物联感知设备发出了预警。
这一警报通过璧泉街道141基层治理中心的监控平台迅速得到响应,随即任务被精准指派到消防管理岗位,并同步传至璧山区城运中心。消防人员和网格员、电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确认是电器漏电引发的“一级漏电预警”,并迅速对其进行处置,成功消除了隐患。
两山景苑小区是璧山区的公租房小区,有2150户居民。“按照每个网格3 - 500户的要求,小区共设置了5个网格。”璧山区两山景苑社区网格员陈柳介绍说,小区总计安装并验收完成电气火灾设备2167套,这些设备全面覆盖住宅和商业,全天候、不间断地对用电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和处置。
截至目前,该小区已发出预警信息645条,其中155条为一级预警,103条为二级预警,384条为三级预警。凭借这些预警,网格员、电工等总计上门排查次数达100余次,成功实现了对住宅用户漏电、过载、过温等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确保了居民的用电安全。
数字赋能 打造电气火灾智能防控新模式
从火灾种类来看,因电气线路、电气设备老旧引发的电气火灾高居火灾灾害榜首。为有效防控该类火灾,璧山区在重庆市消防救援局的指导下,打造了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特色应用,同时依托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构建起一套针对电气火灾的智能防控体系。该体系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可精准识别电气火灾隐患,并实施智能化防控,推动了电气火灾防控从“事后型”应急响应向“预警型”主动防控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火灾防控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璧山区通过多方协同,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电气火灾防控网络。通过数据平台建设,打破了规自、住建、公安等多部门间20余项跨部门的数据屏障,达成电气火灾隐患信息的全面汇聚与智能分类,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这一跨部门协作机制,使得电气火灾隐患排查更加精准,治理措施更加及时,为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外,璧山区还创新性地打造了“消防+保险+金融+通信+电气化服务”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推动了电气火灾防控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同时,为持续提升电气火灾防控效能,还建立了全面的质效评估与复盘机制,通过跨部门共享,促进电气安全管理的持续优化与闭环管理,实现电气火灾防控的“智评闭环,持续改进”。
这一创新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该应用运行以来,已累计发出电气火灾隐患预警14542次,成功辅助处置60余起电气火灾初期事故,并智能化指导业主单位对65处电气线路进行整体改造。
通过数据共享和智能化分析,璧山区电气火灾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事故处置时间较之前平均缩短了3小时,处理效率提高了53%。同时,全区电气火灾发生率同比下降了8%。该应用还成功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被重庆市委改革办纳入“三个一批”全市推广共享清单,未来,该应用将在更大覆盖面保障群众消防安全。(文/潘明杰、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