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四位学子用行动书写奉献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03 15:01: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4年,四位南昌大学的同学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上,不仅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也在这些经历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看到了青年学子们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刘章武:用行动传递温暖,荣获省级优秀志愿者称号
刘章武同学的志愿服务经历,始于他参与生源地助学贷款志愿服务项目。在这项工作中,他不仅是团队的组长,还主动承担了向家长和学生讲解贷款政策、指导申请流程的任务。作为组长,刘章武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帮助多位有困难的家庭顺利申请到了助学贷款。他的细致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扬,很多困难学生因此重拾了上学的信心。
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刘章武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不仅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不同的人群交流,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展现出了冷静和应变能力。这段经历不仅帮助了他成长,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决心。“点滴善行能汇聚成巨大正能量,照亮他人前行之路。”刘章武说。凭借其卓越的贡献,他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并表示将继续投入到更多的志愿服务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洋:心理辅导宣讲,带去温暖与希望
徐洋同学参与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鄱阳地区的多所小学和社区,为当地居民开展心理辅导宣讲。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徐洋意识到,情绪管理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亟需引起广泛关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她以“认识情绪,掌握情绪”为主题,系统介绍了情绪的组成部分、情绪的功能、常见的情绪困扰以及情绪调节方法。
徐洋坦言,这次实践活动让她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不仅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深刻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不仅能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感。通过为他人带去帮助与快乐,徐洋收获了无比的满足感。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体验不同的风景和人生感悟。
王超峰:用热情和专业为学术会议保驾护航
王超峰同学作为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子,参与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年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在这场聚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的会议中,王超峰与他的志愿者团队承担了重要的接待和组织工作。会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自6月20日会议开幕前,王超峰与志愿者团队早早到位,负责对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身份核验和信息登记。在会场内,他默默地维持秩序,帮助代表们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确保会议能够顺利进行。无论是主题演讲时的全场静穆,还是分组讨论中的热烈互动,王超峰都在背后默默守护,确保每一位与会代表都能专注于学术讨论。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王超峰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亲身感受到了教育标准化建设的深刻意义。他深知,青年学子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王超峰表示,未来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胡雨欣:国庆义诊,温暖传递健康
在2024年国庆期间,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胡雨欣同学参加了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走进南昌市一附院,服务需要帮助的患者。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胡雨欣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积极为前来就诊的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免费为患者进行常见病症的检查,并解答了大家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
胡雨欣在此次义诊活动中,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实用的健康建议,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大家提供了医疗上的帮助。她表示,义诊活动不仅让她接触到更多的病患,也帮助她提高了专业水平,并更好地理解了医学职业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医学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神圣职责。通过义诊,胡雨欣感受到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幸福和自豪,未来她将继续投身于医疗志愿服务中,传播健康的理念,帮助更多的人。
青年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
这四位南昌大学的学子,通过各自的志愿服务经历,为社会贡献了青春和力量,他们的故事深刻诠释了“奉献、责任、担当”这三大主题。正如他们所说,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升个人素质,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每一份微小的善举,都会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照亮他人的前行道路。
未来,他们将继续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青春誓言。希望他们的事迹能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参与到社会服务中,为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刘章武;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王超峰;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徐洋;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胡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