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扎实开展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选培工作

发布时间:2024-12-05 09:38: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强基层干部队伍,桂湖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广泛选、跟岗炼、精心育”,扎实开展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选培工作。2024年7月,桂湖街道启动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招募工作,面向社会层层选拔81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人才进入后备人才库,分批次开展“跟岗锻炼”、素能培训,基本充实各村(社区)后备力量。

坚持“破圈选人”,避免“选而不广”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制定《关于建立桂湖街道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及管理使用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后备人才选拔、管理、使用;建立镇村分级责任制,明确“镇选、村用”责任分工,严密工作体系。二是拓展选拔广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发布《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招募公告》,通过村社推荐、自主报名,吸引336人报名,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平均年龄31.73岁,其中40岁以下占比91.1%。三是严格选拔标准。坚持村(社区)初审、街道复审,函请公安、纪委等部门,对参选人员进行全方位联合审查;参照公务员考试流程,邀请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区委党校等部门联合开展笔试、面试,兼顾考试公平性、专业性。

做实“跟岗锻炼”,避免“备而不用”

一是精准分配优结构。根据村(社区)干部性别比例、专业需求等,首批次选派53名后备人才“跟岗锻炼”,优化队伍结构;选派7名优秀村(社区)副书记“跨村交流”,破解人才“扎堆”;选派6名优秀机关临聘人员到村(社区)挂职,优化力量配备。二是一线历练强担当。综合后备人才能力素养、个人意愿以及村(社区)工作实际,将后备人才定岗在项目建设、安全、维稳、拆迁等重要岗位,并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为后备人才确定年度课题、重点任务,引导后备人才“学中干、干中学”。三是保障待遇强兜底。对于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待遇由财政保障的后备人才,采取保留待遇、统筹使用的方式,下派村(社区)开展工作;对于待遇非由财政保障的后备人才,采取临时聘用方式,确保全职参与村(社区)工作,增强人才培养可持续性。

做实“定制培养”,避免“育而不精”

一是组建导师团队。坚持“三帮一”,建立“导师帮带制”,由街道包片领导担任一级导师,所在村(社区)书记担任二级导师,驻村干部担任辅导员,组成“导师团”,联合开展后备人才教育帮扶、管理监督工作;按照“同学习、同工作、同走访、同攻坚”原则,要求村(社区)书记,手把手指导后备人才提升学习、开展工作,提高培育精准性。二是用活教育载体。依托桂东社区市级书记工作室,强化“师资团队、课程体系、培育机制”建设,引进多领域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共同参与后备人才培养;通过挖掘特色经验案例,开展理论教学、案例分享、书记会诊、课题研究、实地调研,丰富人才培训课程内容,提升培育质效。三是建立考评制度。采取闭卷考试、课题答辩、民主测评、年度述职等多种形式,开展后备人才考核评议,按季度掌握后备人才成长情况;强化结果运用,将每季度考评结果作为人才评价使用,及其帮带导师评先评优依据;畅通人才库退出机制,对于连续2次评为“不称职”或工作出现重大纰漏、过错的,给予及时清退。

下一步,桂湖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深入跟踪、督导人才成长,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选优建强村(社区)工作队伍,为村(社区)换届、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 )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