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凝心聚魂育德铸才,外语开道彰显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4-12-09 11:35: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4年,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共青团委员会坚持以凝聚、引领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筑牢青年思想阵地、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等职责,持续锻锻造团干筋骨、淬炼志愿底色,围绕“中外贯通,德业兼修”的文化内涵,形成以院团委为核心枢纽,“一站式”学生社区为阵地,两大工作室为砥柱,三大学生组织为纽带的团学文化育人引擎,有效联动一站两队五社团,全力助力为学生顺利踏上成才之路筑牢根基。院团委组织在推动育德铸才的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斐然成果。

优化骨干培养体系,激活组织发展动能。为响应人才强国战略,院团委精心构建并组织实施“菁英工程”“星火工程”等独特的“链条式、阶梯式”学生骨干培养模式,于过往连续两年成功向湖北省青马工程输送多名优秀学员。在此过程中,各类优秀学生骨干典型不断涌现。通过构建团学文化育人体系,锻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学院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及学术科技竞赛中捷报频传。其中,学院承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达7项,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金奖1项,均创学校历史新高,其他省级以上奖项超120项,良好的文化氛围助力学院17次获评“优良学风学院”,充分彰显出学院团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与强大影响力。

筑牢网络育人平台,拓宽思想引领航道。院团委精准聚焦网络思政工作核心要点,创新推出“深耕计划”自媒体专题培训系列活动。同时,院团委精心构建起以微信作为核心传播主阵地,“QQ”与“B站”为两翼的融媒体多维矩阵,大力鼓励学生自发自觉且充满热情地表达自我。新媒体平台于理论知识普及深化、校园文化培育塑造等多方面的关键效能得以充分彰显与释放。诸如“竞赛达人”刘阿龙、“援非翻译”赵诗惟、“向上向善好青年”彭静怡以及“最美心委”胡蝶等众多优秀榜样的先进典型事迹,有力地为学校注入了强大且积极正面的精神力量。

构建志愿服务体系,拓展教育多元路径。院团委始终将志愿服务队伍的精心培育以及社会实践模式的深入探索置于重要地位,打造了包括“四六级公益讲座”“梦载星河双语助学”等“校内特色活动+校外品牌项目”的志愿服务体系。除此团委还开创性地组建了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团队——梦载星河实践队,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后,以此为依托,持续深化项目内涵,为城乡社区精心打造“关爱一老一小”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社区需求。梦载星河实践队连续三年荣获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并累计收获湖北省“七彩假期”“希望家园”优秀团队等多达 30余项的各类荣誉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共青团工作,智慧团建系统学社衔接、升学衔接、主题教育等完成率均达到100%,团员注册志愿者达到100%。院团委也因其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创新实践,连续两年在学期初的校团委共青团干部学习荟上获邀分享宝贵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还组织2支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郧西县、保康县等地开展约20天实践活动,3个项目入选6项志愿服务项目。从学院获评校级表彰到实践团队参与省级评选,志愿服务事业屡获佳绩,这既是对学院志愿者们奉献精神的肯定,也吸引更多的力量汇聚到公益的洪流之中。

未来,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在工作进程中,会持续深耕青年群体,不断夯实青年基础,积极探索并创新工作方式,致力于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与紧密的纽带,全方位服务于青年的成长与成才之路,努力成为新思想的坚定践行者、新时代考卷的出色答卷人以及与新青年紧密相连的联系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引领青年奋勇前行,为青年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周文君、裴林茹)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