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本研修文化 蓄力深耕赋能“双减”

发布时间:2024-12-09 15:18: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作业管理。“双减”实施以来,浙江省浦江县各学校探索各具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目标,致力于“如何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如何让农村教师批量成长”“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如何规范布置作业”等。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培训活动在浦阳第二小学热烈开展。本次培训聚焦于“戏小匠教材开发”,旨在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跨学科教学能力,规范作业布置,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这次培训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通过‘戏小匠’教材,能够如此自然地将戏剧与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深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一整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参与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白马中小着眼常态课堂,建立“党建+”模式,即党员教师上示范课,参与随堂测评等。零距离把脉年轻教师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达成度、作业布置合理性帮助年轻教师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听课、抽查作业、学生民意调查等,进而帮助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黄宅中小围绕“勤行向上”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形成了“上yuè”为内核的教师成长体系。重视教育读本《走近上山》的运用,有计划地对全校教师进行上山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寻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yuè”取谐音,分别有愉悦、超越、飞跃之意,旨在让老教师在小而精的教师成长共研活动中愉悦自己的身心,让中年教师打破发展的瓶颈,在专而真的教师互助团队活动中实现自我超越,让青年教师在深而透的共研活动中得到飞跃性的进步。

花桥中小利用任务驱动“六环一体”研修模式,引导教师主动向内寻求发展,同时借助外部力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学校根据学科、教龄等情况划分不同的研究小组,每一位组员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形成集自主性、探索性、互动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大溪中小开展青年教师培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课后,老师们围绕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说课与反思,为青年教师做有情怀、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

平安中小开展教师作业管理培训,涵盖了作业量的合理控制、作业反馈的有效性提升等实操技巧。通过培训,教师们将能够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黄宅二小倡导教师立足校本实践开展教师培养活动,提炼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问题解决”“行为跟进”“深度反思”等研修策略,基于“修—学—教—研—评”一体化校本培养研修模型开展研修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们能主动学习新理论知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学水平及实践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循环反复的研讨活动中逐步形成团结、合作、信任、支持的群体氛围。

浦江县各学校将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模式,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助力“双减”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浦江县花桥中小、方青青)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