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公安“远程取证”:服务群众更便捷 执法办案更高效

发布时间:2024-12-09 15:18: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真是太方便了,非常感谢重庆荣昌的警察同志,现在我的银行卡已经成功解冻了。”12月9日,远在山东省烟台市的王女士说,5个月前,她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诈骗资金被冻结,导致无法使用。到银行查询后,了解到要去冻结地公安机关办理解冻手续,从山东到重庆行程2000多公里,来回奔波需要2-3天,费用近2000元。正当王女士不知所措时,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的黄勇警官联系了她。

“云取证”跨越2130公里

“在家就能办,不用跑一趟。”黄勇告诉王女士,荣昌警方开发了一款“远程取证”工具,王女士在家配合民警完成询问工作,警方调查核实后,即可解冻银行卡。8月5日下午,荣昌区公安局荣隆派出所民警李源平和黄勇正坐在荣昌区执法办案中心远程取证询问室对王女士进行询问。但王女士并非坐在民警对面,而是远在2130公里山东烟台的家中。民警提前和王女士约定时间,经过验证码、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核实等步骤后,王女士通过手机APP和民警展开视频对话。民警一边询问一边记录,半个多小时后,完成了询问笔录的制作,这就是“远程询问”的过程,这个过程无需与被询问人见面,王女士节省了从山东烟台到重庆荣昌来回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经办民警也极大地提升了办案效率。办案民警查证后,及时为王女士办理了解冻手续。

“小工具”解决“大问题”

“开发‘远程取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便利群众,向科技要警力,破解网络诈骗案件取证难题。”荣昌区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程肇勇介绍,当前网络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被害人证人分布既广且散,侦查取证警力投入多、经费消耗大、办案周期长,严重制约异地取证质量和效率,荣昌警方在上级警种部门和技术力量的指导下,创新研发建成投用远程询问取证工具,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打造“跨时空、跨地域”全程可视化、过程可回溯、远程非接触取证新型办案模式,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据介绍,“远程取证”工具融合双向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手写原笔迹电子签名等多项技术,让“云取证”构想变成现实,民警不出差,被害人、证人在异地即可完成询问笔录制作。远程询问端形成双向同步录音录像+电子签名笔录后,通过安全边界导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系统归档存证,符合法律程序要求。

“微成效”带动“多跨应用”

“远程询问”取证包括远程询问端和存证端,远程询问端部署在APP上,用于被询问人登录接受询问场景,实现远程询问不受时空限制;存证端部署在执法办案远程询问室,主要用于办案人员同步录音录像、笔录制作、示证。民警与被询问人移动端进行视频连线,以面部识别、证件出示、后台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确认被询问人的身份,系统固定笔录,同时全程录屏,锁定整个询问过程,最终形成电子笔录。

运行以来,通过“远程取证”工具询问证人167人次,被询问对象所遍布中、缅、泰3国27个地区,有效提升了执法办案效能。2021年,该项目获得重庆市公安局改革创新大赛银奖,2024年,被公安部评为优秀执法制度,全国推广。

“新形势下,‘远程询问’取证工具不仅是司法体制改革中执法办案的守正创新,改变传统面对面办案模式,还在公、检、法、司、纪检监察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有广泛的多跨场景应用价值。”荣昌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荣昌区公安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