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智赋能助推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11 16:3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知行合一的“建设者”。数字经济学院团总支在党总支的指导下,以学院VR(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共青团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创数智赋能志愿服务新局面。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青春力量。数字经济学院VR实践基地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泸州市VR科普基地、泸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数字经济学院团总支依托学院VR实践基地,通过VR、AI等数字化手段,开发VR党建博物馆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帮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团员青年坚持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志愿服务注入新活力。学院师生结合学院特色,利用专业知识,以群众所需、志愿所及为出发点,发动我院科普力量组建“数智教育科普志愿服务队”,利用VR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在社会培训、协助帮扶、公益活动等科普服务,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如每一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带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今年7月,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赴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筑梦——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为主题。活动采用“VR+数智大讲堂”与“技能+N数智小学堂”的模式,实施“四层四类”科普策略,助力乡村振兴,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创新数智方式,强化供需对接。数字经济学院团总支牢记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紧扣服务大局主线,坚持“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所需”的宗旨,以实践育人为指引,以VR实践基地为依托,以体验教育为途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双线志愿服务模式深入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VR+红色党建”、“VR+安全科普”、“VR+自然科普”等体验式科普服务、主题讲座、展览和互动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数智化科普教育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院数智教育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已外出服务20所学校,服务学校约30000人、15家企业以及10个社区,服务5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4725小时,反馈信超10余封,表扬信5余封,媒体报道达20余次。其中,在社会培训方面,团队提供基地自主研发项目进行科普培训,如火灾事故消防演练VR体验、地震灾害逃生VR体验、火场自救VR体验、高空坠落VR体验、危险化学品运输VR体验、尘肺病预防VR体验,让公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力量,提升了科学素养,拓宽了科技视野,培养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了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力量。
创新成效显著,培养有为青年。组织数智教育志愿服务团队利用虚拟现实基地研创中心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源孵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老师全程指导学生项目研发,学生分组合作,定期组织讨论会、展示会等形式,孵化了“实践主题开放周”系列活动,每月制定志愿服务活动实践主题,围绕“春锋三月,微光成炬”;“缅怀四月,守护国安”;“青春五月,爱在志愿”;“艾香六月,灯火相续”;“红色七月,党建引领”;“阳光八月,行动当夏”;“共赴九月,初心不改”;“奋进十月,强国有我”;“冬日暖阳,温暖共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孵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社会反响热烈,被泸州头条等官方媒体报道。其中“青年数智教育”科普志愿队获2024年四川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1项;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秦创原”创新挑战赛中,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全国“银奖”和“铜奖”。这些成果充分体现我院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创新探索,为社会培养了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人才,开创了志愿服务的新局面。
聚青春力量,弘扬志愿精神。数字经济学院团总支将志愿服务与数智教育相融合,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担当青年责任、展现青年朝气、发挥青年力量,以青春之力投身志愿服务,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在火热的青春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赓续初心使命,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