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里看应急丨合川区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20 16:16: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由重庆市安委办、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管理局主办的“新重庆里看应急”主题采风宣传活动走进合川区,了解了当地在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等方面的优秀举措和经验做法。

近年来,合川区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为切入点,聚焦基层加大资源配置、力量建设、人才科技等倾斜力度,结合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数字重庆建设,强规划、优设计、重建设、抓实效,全面构建起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避难场所体系,有力提升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建好应急避难场所

“垮岩了!快跑!”今年5月,一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在涞滩镇三教村展开,仅用5分钟,村民们便全部到达临时避难场所,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忠介绍,该村主要面临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风险。对此,该村充分发挥农家乐地势空旷、交通便捷、设备设施齐全以及周边群众熟悉等优势,将李氏农庄、农聚富2家农家乐指定为应急避难场所,满足了近600人的避难需求。

如此举措,在合川区并非个例。合川区应急局局长代加森介绍,合川区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合理设定近期、中期、长期“三期”建设目标。同时,合川区将自然灾害高风险区、中高风险区作为重点关注、重点建设区域,积极指导镇街将学校、广场、村(居)委会、农家乐和已建成避难场所等现有资源运用起来,将闲置建筑、村民房屋及院坝改建起来,合理设置、建设高标准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全区已完成1275个避难场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应急避险需求,让群众“安身”又“安心”。

构筑防汛救灾“数字屏障”

合川区地处三江交汇处,洪涝、地灾等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为有力应对灾害,方便群众及时转移,该区以推进数字政务应急管理跑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强化技防措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监测预警、避险转移等能力,全力打好防汛智慧“组合拳”。

“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今年10月,一群众进入太和镇涪江警戒区域,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引发预警,并通过现场设置的喇叭进行自动喊话。10分钟后,该群众仍处于警戒区域,后台天翼视联平台随即自动生成事件预警,指挥中心人员通过太和镇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进行处理,查看视频监控发现该群众正在钓鱼,立即将事件进行办结。

据了解,合川区太和镇、钓鱼城街道等镇街依托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的技术支持,陆续开展视频监控智能化升级工作,通过在沿江区域新设置或将已有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基层智治平台,并植入AI智能算法,做到分类分级处理风险事件,实现风险区群众实时捕捉、实时叫应。

同时,合川区积极争取数字应急“群众避险转移”应用试点工作,开发了“转移避险”应用以及“应急百事通”小程序。收到预警信息后,应用能够第一时间发布转移指令,配合在全市率先完成的全区1275个避难场所信息落图,实现周边避难场所实时查看、转移路线实时生成,构建调查摸底、事件感知、叫应反馈、转移监测、安置管理、力量协同等多跨场景。此外,还能通过数字应急“群众避险转移”应用驾驶舱,实时查看人员转移情况、避难场所启用情况等,统筹指挥物资调配,对避险转移事件进行全流程闭环管控。

截至目前,在这些应用的辅助支撑下,合川区成功应对13次强降雨天气、5次洪峰过境,紧急避险转移群众553名,无一人伤亡。

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归根到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未来,合川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数字重庆建设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切实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行和管理更顺畅更高效。(文/陈嘉玮、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