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绘就乡村振兴“高质量答卷”
发布时间:2024-12-24 11:11: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做到坚定信仰信念、厚植为民情怀,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切实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执“思想之笔”,“靶向精准”解决问题奋力书写“理想答卷”。当前,有的人认为乡村地处偏远不需要搞大的建设,只需要把城市建好就行;还有的人认为,现在乡村空心化,人口少,搞投资建设,资金效益比较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因此,必须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党员干部要自觉投身乡村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为偏远的乡村带去希望,带去现代化的设施,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执“建设之笔”,“久久为功”践行使命奋力书写“生产答卷”。“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推进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建设中,要“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不搞齐步走,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聚焦“硬件”又突出“软件”,加强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农房、人居环境等农村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执“为民之笔”,“永葆初心”赤诚奉献奋力书写“民生答卷”。要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完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切实让人民群众称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要走进百姓家中,深入田间地头,诚听“原汁原味”民声,用诚恳的态度、朴实的语言、踏实的作风,与群众交朋友、谈问题,掌握“真真实实”的民情。要积极办好群众的实事,主动到病困老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家中认领任务,开展送法律、送爱心、送温暖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切实做到想民之所想、担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高县可久镇人民政府: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