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里看应急|南川打造“一站式”科普基地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31 13:44: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好多消防设备,还知道了小朋友要远离危险水域,不能私自下河戏水、游泳,如果在水里遇到身体下沉要放松全身,不能用力挣扎……”
近日,一场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在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展开。近500名南川区九鼎山小学的学生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围绕防火、防溺水、防震、防雷电、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
学生在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据了解,近年来,南川区依托该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成集知识科普、互动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构建社会化安全工作新格局。
推动基地共建共享
持续优化拓展教育功能
VR逃生体验、VR公共交通工具体验、家庭火灾隐患排查……走进位于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只见各类安全体验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可沉浸式体验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场景。
火灾扑救学习体验区
“我们整合了政法、宣传、教育、应急、公安、消防、交通、卫健等多方项目资源,在安全教育体验中心配备了各类互动式、体验式设施设备20余套,分批次组织辖区中小学生一站式学习全社会关心关注的交通、消防、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等安全知识。”该基地负责人谢刚介绍。
体验中心建成以后,南川区各有关部门单位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升级、更新、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优化拓展体验中心教育功能。
“今年,我们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为基地安全教育体验中心配备了1台地震预警+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设备,该设备将安全知识、科普内容视频化、动画化、形象化、互动化,助力基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南川区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防治科负责人赖朝川说。
为进一步推动基地共建共享,南川区还在基地设立了正科级管理中心,统筹规划和使用区级相关部门的人力、教育、培训等资源,聚力推进基地内的主题宣讲、互动游戏、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紧扣学生身心特点
确保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小朋友们都玩过消消乐吧?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把对应的交通标识都消掉吧,哪个小朋友用时最短就获胜哦!”在交通安全体验区,老师正利用交通标识互动认知系统,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向学生们科普常见的交通标识。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安全教育课程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体验中心专门设立了课程开发部,组建了10人课程开发小组,紧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开发实施了自然灾害防治、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应急科普等10余门体验活动课程,逐步形成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并充分利用AR、VR等AI智能技术,让安全知识能够“润物无声”地扎根在学生们脑海中。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学习体验
“我们致力于打破传统的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方法,通过视频观看、游戏互动、模拟体验3种不同方式,运用现场实景、光影渲染、屏幕显示以及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展示安全知识教育场景,进一步增强安全知识学习的体验感,沉浸式拓展安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智慧学习+应急科普’一体融合。”谢刚介绍。
为保障课程质量,基地还设立了课程体验部,常态化检验评估课程效果,及时更新调整课程设置,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安全教育质效。
据了解,为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小学、初中阶段到基地接受安全教育,南川区教委统一安排,每年对全区66所中小学五年级、七年级学生分批开展次轮训。自2018年9月运行以来,基地累计轮训学生140余期,受训学生13万余人次。
“对于来基地轮训的学生,我们实行全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在为期一周的实践过程中,实行‘吃在基地、住在基地、实践在基地’,与原学校文化课程全脱钩,让学生沉浸式接受安全教育,确保教育入脑入心。”谢刚说。(文/刘思含、王鑫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