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蒲城县: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 打造“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

发布时间:2025-01-02 11:17: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聚焦“一镇三地”发展目标,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特色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持续打造“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

龙池镇是蒲城县设施瓜菜主产区之一,这两天,龙池镇各村的包菜、茄子等蔬菜正值上市期,每天早上通过手机APP为自家设施大棚通风、观察棚内环境是龙池镇屈家村菜农何满利的日常工作之一。

成熟的茄子

“今年秋延蔬菜能种20多亩,蔬菜行情基本可以,卖了20万元,再一个一直用的国家水肥一体化项目,冲的沼液,免费让农户冲,冲了两次,不用买化肥了,不用买冲施肥了,蔬菜叶子也长得好。”龙池镇屈家村菜农何满利说道。

“水肥一体化”管护房

何满利口中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就是该村实施的“厕污共治”项目。今年上半年,该村投资48万元建设的“厕污共治”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年均处置粪污500方以上,减少瓜菜化肥使用量30吨,年均节省群众开支5万余元,增加村集体积累35万元。

“我们通过抽粪车将农户户厕黄污转运至三格式化粪池内,进行无害化发酵处理,粪液通过管道进入水肥一体化配肥池,按照农作物所需养分进行配肥后提升至水肥一体灌溉系统,采取节水灌溉方式进入村‘党支部+’产业园,达到粪活转肥再利用。”龙池镇屈家村党支部书记赵文璞说道。

孙镇洞坡村的蔬菜大棚

工人们正在给植株掐芽、吊蔓

在屈家村“厕污共治”项目有效实施的同时,孙镇洞坡村的特色沙培蔬菜大棚也是一派忙碌景象,陕西睿诚数字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原治军正组织工人们进行掐芽、吊蔓等作业。原治军说,沙培西红柿是一种基质为沙子的无土栽培方式,利用沙子通透性强且清洁的特点,产出的西红柿干净、病害少,采收也非常方便。

长势喜人的沙培西红柿

“这棚西红柿是9月20日定植的,现在基本上两个多月,三个月可以成熟,采取的沙培种植技术,相比传统土培,土传病害少,无公害,省工省力。”陕西睿诚数字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原治军说道。

今年,这里还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模块实时分析种植基质中的水分、温度和可溶性盐浓度的变化,为沙培作物生长进行精准灌溉与施肥。目前该园区种植了11座大棚沙培西红柿和沙培草莓,2024年该基地沙培西红柿收入52万元。

“洞坡产业园累计收入50余万元,净利润20多万元,同时辐射带动了尧山镇陶池产业园,今年后半年推广到安康、汉中,以及云南、贵州、安徽等地区,累计培养专业的智慧蔬菜种植技术人员30余名。2025年会加大沙培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主要在甘肃、宁夏等戈壁地区,同时和上海智慧种植公司对接,把沙培智慧种植体系推广出去。”陕西睿诚数字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原治军说道。

近年来,蒲城县先后通过农用设备更新、农业数字化应用、水肥一体化推广、作物技术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提档升级。目前全县蔬菜总面积13.5万亩,总产量26.7万吨,总产值15.4亿元,现累计改棚面积已达3万多亩,其中钢架大棚2.4万亩;滴灌改水面积10万亩以上,其中滴灌改水改肥面积0.45万亩以上;提升机械自动化面积1万亩。

“下一步,蒲城将聚焦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服务,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培育知名品牌,推动设施农业特色化布局、差异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模式,力争全县设施瓜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为‘一镇三地’建设贡献设施农业力量。”蒲城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武岳说道。(蒲城融媒体中心)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