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条大道通“八都”

发布时间:2025-01-23 15:00: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锣鼓声中,一块书写着“霖雨春风”四个大字的牌匾,在村民们的簇拥之下,热热闹闹的送至了八都村村部。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桃江县修山镇八都村村部的一幕。这也是春节前夕,八都村村支两委收到的一份最好的新年“贺礼”。

村民敲锣打鼓给村支两委送牌匾 摄影:肖艳辉

“这届村委班子,是个办实事的班子。”在这群自发送牌匾的村民中,年近8旬的老党员贺佑芝逢人就夸。

“下雨天泥巴路,不穿靴子不出门。”事情还得从流传在村民中的一句糟心的“顺口溜”说起。这句顺口溜曾是八都村村民对家门口交通状况最无奈的调侃与最真实的写照。八都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组级公路硬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村民的“心病”,更是制约日后发展的“绊脚石”。

“居然还有18条村组级公路还是泥巴路?”2024年6月,刚上任不久的修山镇副镇长郭嘉诚,一走进自己联村的八都村,就被这一条条泥泞的村组级公路给惊到了。

郭嘉诚第一次下村联点,就直接开起了屋场会。现场一个个村民不停在诉苦,郭镇长一边收集整理村民意见,一边与村干部对接。其实,这一届村支两委,早已经将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上了议事日程。奈何,苦于村上经费有限,需要修葺的公路又多达18条之多。

“我们正在想办法,也准备发动村民集资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支书贺建新一边汇报情况,一边提出他们的解决思路。

思路对了,说干就干。在党员“三长”的带领下,八都村先后组织召开党员会、屋场会18次,就用地问题协调、矛盾纠纷调处、资金筹措方案制定等方面开展座谈。

村镇干部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现场 摄影:程苹

经过走访了解,村民热情高涨。从2024年7月份以来,群众自发捐资179万余元,投入义务工2100多个,村上想方设法补贴近50万元,终于将这18条村组级公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村民们正热火朝天的施工之中 摄影:程苹

“家家户户定时定点浇洒门前的道路,生怕‘烧坏’;在未凝固前,自觉不走或拦下过往行人,生怕“踩坏”。妇女小组长更是组织在家妇女,路修到哪,茶水饭菜就跟到哪。”采访现场,村支书贺建新一脸喜气。他说,群众出一部分、村上出一部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增加了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半年时间不到,18条(共7900余米)组级公路全部完成拓宽硬化。1月下旬,家住八都村杨柳冲的70岁老人贺如何,也赶到了村部。他逢人就说,“泥巴路从我爷爷辈走起,都走到了我的孙子辈,终于不用再走泥巴路了。”。

18条大道通“八都”,村民个个乐开花。如今,18条村组级公路都通向了村镇的主干道。村民们走在宽敞干净舒适的道路上心里美滋滋,纷纷表示,“这个新年过得‘舒坦’”。(李胜财、苏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