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祝:给孩子们最好的,而不是次好的
发布时间:2025-01-27 09:3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ZOOM、瞩目、钉钉、腾讯会议……近年来,线上教育平台蓬勃发展,不仅加速了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十年前就开始做线上教育了”,杭州青年教师姜祝,是这一变革浪潮中率先“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传统语文老师。
近日,姜祝受邀作为中国网数字经济“青云访谈”嘉宾,现场他分享了自己在直播教学方面的创新理念,着重指出:教育,尤其是写作,应聚焦于孩子们内心的真实表达。姜祝还就应试教育与文学素养之间的平衡、个人教学工作的心得以及教育行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建设性交流。
言为心声,字如其人
“给孩子们读什么样的文章很重要。”姜祝对小古文深有研究,视其为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对此他怀有坚定的热情,“古文当中有整个中国民族的脉络,特别是:那些先人是什么性格,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孩子们需要这些真实的、塑造人格的东西。”姜祝认为,在应试教育框架之外,通过古文等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孩子理解、领悟先人的智慧与情感,进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尤为重要。姜祝个人对小古文情有独钟,但其实,在绝大多数家长们眼中,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作文直播教学。
“一篇文章,在未经雕琢前是一种模样,但经过我的课程引导,以及我和孩子之间的深入交流,再通过细致修改,最终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是孩子写的,不是我代替他写的。”姜祝秉持“循循善诱”式的教学方法,他坚信“文章是会重生的”,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自然地发生变化,在写作上有了更真实、生动的表达,这个过程带给姜祝莫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老师怎样才能教好作文,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广博的阅读经验,实际文学创作的经验,对孩子写作心理了解的经验。”这三点是姜祝的真知灼见。值得一提的是,姜祝曾在多所学校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熟稔小学至初中的课堂教学,2022年,他参与了全国著名教材《小学生小古文 100课》(十周年彩绘版)的修订。2011年,他还参与编写了浙江省教研厅初中语文教材《初中语文读本》,并且在文学创作领域有所建树,并于2012年出版了个人的诗文自选集《八月桂花香》。姜祝对教好作文的经验之谈,正是源自于这些从业与创作经历。
同时,他认为“拥有正常的生活经验,大量的文学阅读经验,一颗愿意受教的心。”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对文字天生的敏感度以及好学性,是老师能够发挥最大引导性的关键,“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言为心声,字如其人”这句常为姜祝所揣摩,他认为:字,不是讲书法,讲的是文章。字,可以这样理解,宝盖头是房子,“子”是孩子。“所以文章是一个小朋友生出来的,相当于从他心里面开出一朵花来。”姜祝从不强迫孩子改变原有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耐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保留心中的美好。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他开展了幽默风趣、有料实用的线上教学课堂,并早在2016年入驻了知名线上教育平台“跟谁学”,一度成为该平台的杭州小学语文领域领跑者,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与好评。
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作文”能力
深耕语文教学20余年,什么是最想做的事情?姜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是,还语文以真面目;二是,把爸爸的力量重新激活;三是,不断让人意识到珍惜生命。”这仿佛是姜祝内心深处早已酝酿无数次的答案,透露出他的深厚情怀。他笑称,自己年轻时常被朋友称作“愤青”,但与学生们长期相伴,“心态好像也保持了年轻。”时间没有带走姜祝初入教坛时的那份热爱,时至今日,他依然怀揣着满腔的理想与憧憬。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中,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践行中寻找答案。
在姜祝看来,语文不仅是应试的工具,更是提升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字表达能力是直接把语文学科打碎的。作文以后可以不写,但上大学了就要写论文,文字表达能力是伴随终身的,是从小培养的,是将学校的学习教育范围给打破掉。”姜祝希望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孩子“作文”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写作文。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界三老,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就是清清楚楚的,我们甚至不需要发挥,好的东西接过来就好了。”真实质朴的文字与历史素材、具有共识性的文学作品,能够给孩子以启蒙。这是提升孩子们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为此,姜祝也一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择优而读,“给孩子们最好的,而不是次好的。”他引用了《歌德谈话录》中的一段表述:“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
谈起让姜祝最开心的事,除了给学生上课,还有就是给学生排戏。从大学开始,他就积极地参与校园戏剧活动,出演了很多角色,正如他主演的话剧大戏《西泠守望》,戏剧也是他多年来的守望,内心中认定的价值。他深深地感受到舞台、教育戏剧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塑造。戏剧不但给他带来自信,更带他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他同样把这种美好的实践体验带给他的学生,所以每当要给学生排新戏的时候,也是他最激动最开心的时候。
无论是以戏剧育人、以阅读滋养生命,还是以作文表达和认识自己……姜祝一直侃侃而谈,将教育的精髓娓娓道来。而在谈及自身的事业追求时,姜祝却显得并不“专注”,谈着谈着总是谈回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他深刻理解到: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而其经济和利益,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姜祝的专注,一直在如何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理念与故事,也正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缩影。(卢恩伟、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