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精耕现代农业 破题缩小“三大差距”
发布时间:2025-01-27 14:13: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当前,在之江大地,做好缩小三大差距文章,成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发展最强音。作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缙云将农业产业升级视为缩小“三大差距”的核心动力,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以全产业链为中心,缙云重点围绕麻鸭和芥菜两条全产业链,推动缙云烧饼、爽面、黄茶等“N”个特色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并通过加强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闭环,构建出“1+2+N+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从国家级保种场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众多规模化养殖场,2024年缙云县麻鸭存栏36万羽,产蛋量4064吨,全国缙云麻鸭全产业链总产值25亿元,带动了1.5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增收,从业人员年均增收超1.5万元,彰显出强大的产业富民效应;“浙江缙云茭白 -茭鸭共生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让缙云农业在生态与产业融合上走到了全国前列;缙云黄茶入选全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缙云烧饼模式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全县“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90亿元。
为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农业产业的潜在价值,缙云依托不同乡镇的资源禀赋,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比如,在大洋镇、前路乡等典型农业乡镇,扩大茭白种植规模,提升茭白产业标准化水平;在舒洪镇、新建镇等养殖传统深厚的区域,进一步优化缙云麻鸭养殖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要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从日前召开的缙云县党代会上了解到,缙云将依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助推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
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模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此外,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渠道。
高素质的现代农业技能人才,是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持续深化人才培育与数字化赋能,缙云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发展“五彩农业”。并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吸引更多农业专业人才投身乡村。同时,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完善电商直播、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数字化平台,让科技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助力缙云县在缩小“三大差距”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我们将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聚力‘土特产富’、投融资机制、强村富民等农业农村改革,打造全产业链建设、农田建设、乡村建设、产才融合、强村富民‘五大成果’,突出农业安全等‘十个聚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好压舱石、定心盘作用。”缙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表示。
一个具有山区县辨识度的缙云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愈发清晰,围绕“缩小三大差距”发展命题从容作答,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写下新注解。(缙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