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古艺,世代相传——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赴重庆奉节调研当地非遗产业

发布时间:2025-02-07 14:21: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文化是奉节发展之魂,也是千年古城和诗城得以延续的基础,更是奉节生态涵养发展的根基。2025年1月15、16日,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来到重庆奉节,调研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此次调研不仅深入探索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看到了非遗文化的蓬勃生命。

木雕传韵,匠心筑梦

1月15日,北航红会随爱行支教队探访了奉节木雕非遗传承人胡兵万师傅的工作室。在胡师傅的精心雕刻下,木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各种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令大家叹为观止。实践队成员们不仅观摩了这些精美的作品,还亲眼见证了胡师傅展示的“雕刀书法”,深感非遗技艺的魅力。通过与胡师傅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他对创作的严谨态度,他用“细微之处见精工”的雕刻精神,为了雕刻细节反复琢磨,精益求精。胡师傅还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技艺;开设了自己的加工厂和工作室,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雕刻技术人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木雕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摄影/刘沁灵

怀抱初心,一䀇定情

1月15日,队伍探访了竹园䀇子鸡非遗传承人常引航师傅的工作餐厅。在常师傅的讲解以及制作中,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䀇子鸡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亲眼见证了䀇子鸡从选材到烹饪的全过程,品尝了这道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常师傅分享了其坚守与传承的信念,队员们感动于常师傅的朴实、执着与热情,更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尽己所能,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递给更多人,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摄影/张子涵

古法造纸,原味传承

1月16日,队伍前往奉节县红岩沟村,拜访了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火纸”的第四代传承人、78岁高龄的李世林。李世林先生坚持传承古法造纸术,他为队员们分享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制作工艺、工坊的经营状况、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合作经历,以及传承技艺的面临的问题与未来的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对当地的土火纸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非遗产业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摄影/张子涵

两天时间中,队员们深入了解并亲身体验了奉节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知识与视野,更深刻地触动了心灵。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将调研所得融入后续的支教课程设计中,旨在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引导孩子们认识并尊重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兴趣与责任感。同时,队伍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与传播非遗技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与非遗传承人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守与初心。面对时代的变迁与市场的冲击,他们依然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不仅激励着我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事业中,也让我们相信,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奉节非遗定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廉杰熙)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