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重视人才的选拔

发布时间:2025-02-07 14:21: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人才选拔,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乡村繁荣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乡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一方面要善于就地取“才”用“才”。本地人才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资源特色,有着深厚的乡土情怀。我们应积极挖掘本地人才资源,例如从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中,将优秀人才挖掘出来并登记造册,作为后备人才着重培养。通过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鼓励他们领办农村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外来人才,弥补本地人才在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可以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打破国籍、户籍、地域等刚性制约,通过智力引进、人才创业等多种途径,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同时,为吸引人才返乡,需打好“乡情牌”,推动资源、服务向乡镇下沉。深入挖掘本土返乡创业方面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支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建设乡贤之家、乡贤馆,畅通人才回流渠道,带动人才回归、项目回投、资金回流。还可以通过颁发“创业之星”“荣誉村民”“乡贤”等称号的形式,给予返乡人才一个正式身份,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感。

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要增强其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县级党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县级党委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紧密结合,确保党的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全面培训提高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全面振兴能力,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要把人才放到基层一线去磨炼。基层一线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能够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下力气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让人才在基层的锻炼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磨炼意志品质。

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党员进县级党校轮训,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党员要在乡村振兴中带头示范,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派驻工作组、调整班子成员等方式,让软弱涣散党组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在选拔干部时,应多从基层一线选拔敢于担当负责、有活力有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这些干部长期扎根基层,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服务群众意识强,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乐于奉献,容易得到群众支持。他们在基层积累的丰富经验,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例如在处理乡村矛盾纠纷、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中,他们能够凭借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建立全程培养机制。选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让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守党的纪律和法律红线。加强乡镇、村干部关心关爱和待遇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把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延伸覆盖,强化对村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人才选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栗县鸡冠山乡、谢莉祥)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