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生为大“纸笔墨” 绘改革为民“大写意”
发布时间:2025-02-12 11:01: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归旨,将改革举措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以“展纸、执笔、着墨”的才气、底气和锐气,绘就改革为民笔法独到、浓淡相宜、意境美妙的“大写意”,在新征程上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骄人业绩。
展“问需于民”的爱民之“纸”,寻找“改革为了人民”的“创作灵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价值立场。让人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始终是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自觉站稳人民立场,把改革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认真想想群众的实际情况如何,群众真正期盼改革什么,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群众的心头小事当作改革的头等大事,保持改革与人民同心、同频、同向,真正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执“问计于民”的亲民之“笔”,构思“改革依靠人民”的“版面布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改革越向深水区挺进,越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活力和动力激发出来,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来推动改革。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化被动等待意见为主动征求意见,认真倾听基层的“真实声音”、用心感受群众的“心跳脉搏”,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一线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在拜人民为师中寻找“解题”思路,用“诚心”凝聚“民力”,用“真心”汇聚“民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激发人民群众改革的主人翁意识。
着“问效于民”的利民之“墨”,提升“改革造福人民”的“意境神韵”。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最终评判者,必须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评价改革工作的根本标准。只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改革,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在制度、政策、服务等方面敢于较真碰硬、破旧立新,务求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群众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赴共享“诗和远方”。(高县教育和体育局、喻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