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猪扣肉:非遗美食香飘四海,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02-13 11:0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新春佳节,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而在这一片喜庆之中,一道传承数百年的非遗美食——陆川猪扣肉,正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飘香万家,扣住了无数人的味蕾与乡愁。
陆川土猪(资料图)
2023年,陆川猪扣肉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玉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标志着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保护。陆川猪扣肉,以其“肥而不腻、软而不烂”的口感,成为了当地节日宴席上永远的“C位”,更是无数游子心中难以忘怀的乡愁味道。
陆川土猪(资料图)
陆川猪,这一中国八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因原产于陆川县而得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23年,陆川猪更是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陆川县的一张闪亮名片。陆川猪独特的“七层楼”纹理,皮下脂肪与肌肉层层相叠,使得它成为了制作扣肉的上佳之选。
陆川猪扣肉制作过程。(资料图)
在陆川县,“莫氏扣肉”品牌创始人莫亦文,是这一传统技艺的杰出传承者。从小跟着做宴席的爷爷一起学做扣肉,莫亦文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乡厨,积累了40多年的扣肉制作经验。他介绍说,陆川猪扣肉最传统的做法,讲究一煮、二炸、三蒸。一整块上好的陆川猪五花肉,在经过精心的处理与调味后,最终蒸出琥珀般的油润光泽,令人垂涎欲滴。
而陆川猪扣肉的独特风味,不仅仅得益于其精湛的制作技艺,还与乌石酱油酿造技艺的碰撞密不可分。乌石酱油,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陆川猪扣肉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味道层次。两项非遗技艺的完美结合,造就了陆川猪扣肉的独特魅力。
陆川扣肉。
如今,莫亦文已经从爷爷和父亲手中接过了衣钵,在南宁开设了南宁小尾羊食品有限公司,积极传承弘扬非遗美食陆川猪扣肉。他希望通过电商这一现代渠道,让这一传统美食不仅走向全国,还要走向国际市场。莫亦文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陆川猪扣肉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更是出现了“一扣难求”的火爆场面。
在莫亦文看来,陆川猪扣肉的畅销,除了得益于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优质的原材料外,还与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密不可分。在首个非遗文化年,莫亦文和他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市场数据,制定营销策略,成功地将陆川猪扣肉这一非遗美食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陆川扣肉。
值得一提的是,陆川猪产业链的智能化改造也为这一传统美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采集与溯源管理,使得陆川猪扣肉的品质得到了更加严格的保障。同时,数据产品交易也为市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企业能够精准调整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
AI预测模型的运用,更是进一步优化了供需匹配,减少了盲目生产导致的产品滞销风险。莫亦文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他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更加科学的营销策略,从而推动陆川猪扣肉这一非遗美食的持续发展。
一碗陆川猪扣肉,蒸腾起的不只是香气,更是人们穿越时空的文化坚守。当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当文化记忆化作产业力量,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在陆川县这片土地上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陆川猪扣肉的成功,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非遗美食能够像陆川猪扣肉一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李柏霖、张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