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镇长乐村:垃圾分类新时尚,乡村治理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2-18 16:26: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模式。而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村,一场以垃圾分类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改革正在悄然改变着村庄的面貌。长乐村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村民参与,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构建绿色循环体系

长乐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结合村庄实际,形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完整链条。村里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实现了垃圾的有效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径山镇特别注重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建立了小型堆肥场,将易腐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和绿化养护。这种“变废为宝”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量,还为村民节省了农资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村民自治+积分激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在于群众的参与。长乐村通过“村民自治+积分激励”的方式,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同时村委会还联合长乐村文化礼堂与长乐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志愿者组成的垃圾分类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入户宣传和指导工作。同时,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积分管理,通过“常乐值”记录村民的分类情况,并给予积分奖励。

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或参与村级公益活动,这种方式让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如今,在长乐村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自觉分类垃圾的村民。一位村民表示:“以前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现在看到环境变好了,心里也舒坦。”

长效机制+智慧管理:巩固工作成果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期有效运行,长乐村建立了完善的长效机制。村里配备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和清运队伍,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此外,村里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手段,例如4G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垃圾分类情况。

通过这些措施,长乐村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6%以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庄也成为“生态宜居村”。

未来,长乐村计划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并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例如,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推动垃圾分类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产业深度融合。

长乐村的垃圾分类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希望更多的村庄能够学习长乐村的经验,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向深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罗惠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