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文化自信的流动名片

发布时间:2025-02-19 15:12: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春运不仅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交通大考,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疾驰的高铁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更是一张流动的文化名片。

疾驰的“复兴号”高铁、车站内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览、智能服务的广泛普及以及春节期间浓厚的喜庆氛围,共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这场生动的春运大考中,铁路部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务细节之中,让旅客在返乡的旅途中深刻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互融。既体现了中国交通运输的雄厚实力,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使春运成为一张鲜活流动的文化名片。

铁路服务中的文化元素,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生动写照。从“复兴号”的命名,到“绿巨人”“金凤凰”等一系列车型的投用,再到车站建筑的巧妙设计,丰富多彩的候车室活动,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南站的飞檐斗拱彰显古韵,西安北站的汉唐风韵令人陶醉,苏州站的园林意境更是美不胜收,到洛阳龙门站的“非遗进站”体验活动、洛阳站的《天中春秋》唐三彩巨幅壁画“码上讲”小程序,旅客们在候车的同时能够近距离领略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车站与文化活动的完美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更让铁路服务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自信的增强推动了铁路服务的不断升级。铁路部门在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的同时,也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这些都离不开被誉为12306“最强大脑”的科技团队的智慧支持,在追求品质的道路上,铁路部门相继推出了“静音车厢”、“智能点餐”、“无障碍服务”等人性化措施,既传承了“以客为尊”的优良传统,又彰显了现代服务的创新精神。这种服务的提质升级,正是文化自信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文化自信为服务添彩,为铁路这条交通大动脉搭建起传递温情与人文关怀的桥梁。2025年春运期间,一个个暖心故事如璀璨星辰般照亮旅客前行的旅途。“牡丹缘服务台”“天香服务台”,候车室内一个个具有特色的名字在旅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为重点旅客提供特别关照,到全力寻回旅客遗失物品、挽回旅客财产损失,再到一个个准备完全的小药箱、便民箱,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体现着铁路部门对旅客许下的春运承诺。这些举措不仅是服务品质的直观体现,更是中国铁路承担社会责任、传递人文关怀的生动诠释。

铁路服务与文化的融合,也成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铁路技术和服务走向世界,跨越国界,不仅传递了中国在高速铁路、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文化,向世界传播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粹。中老铁路上的“澜沧号”动车组,以其独特的命名和设计,寓意着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景。而雅万高铁,作为印尼首条高速铁路,其提供的精致服务不仅体现了中国铁路的高标准,更通过细节之处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细腻与周到,让世界看到一个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

铁路服务与文化自信的深度融合,书写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每一座铁路车站都仿佛是当地文化的缩影,每一列飞驰的列车都仿佛是一座移动的文化长廊,每一次温馨的服务都是一次文化的深情传递。这种融合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铁路服务的品质与内涵,更进一步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展望未来,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这张流动的文化名片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中国形象。(洛阳车站、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