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当代青年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02-19 16:31: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以及高度的民族认同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动力,由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精神密码,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赓续红色血脉,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纽带。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青年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靠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将青春献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使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新时代长征路上,当代青年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在红色基因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注入奋楫前行的新动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传承红色基因能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增强青年使命感。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革命胜利的初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具有与生俱来的教育与培育功能。刘胡兰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不屈不挠、敢于斗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部队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这些英雄事迹为当代青年践行理想信念树立了鲜活榜样,激励青年在面对当今时代的各种挑战和诱惑时,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红色基因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启示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传承红色基因能培养青年正确价值观,塑造青年品格。红色基因以其深厚底蕴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秉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践行集体主义的精神原则,这些价值观念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正确的核心价值导向。当今时代,红色基因依然在各个角落闪耀着最鲜艳的青春底色。无数个像黄文秀一样的基层干部扎根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以满腔赤诚奉献祖国事业,这正是当代青年该有的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励着广大青年担重任、挑大梁,塑造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品格。

传承红色基因能提升青年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红色基因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步入新时代,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一项项中国成就展现出红色基因赋予青年的创新活力,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实践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国家的教育、卫生、科技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悄然而至,青年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种敢于突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的红色基因,是当代青年亟需传承与发扬的精神财富。通过传承红色基因,青年能从中汲取灵感,激发自身在科研、创业等领域的创新思维,不仅助力个人成为创新型人才,更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能增强青年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红色基因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无数青年为红色基因注入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以及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拓深了红色基因的内涵;中国汉服、京剧等传统文化瑰宝凝结着中华儿女独具匠心、传承古今的创造智慧和海纳百川、守正创新的思想精华,续接了红色基因的源流……传承红色基因是青年了解国家历史、认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桥梁,利于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在各种文化激荡中明辨是非,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之责,更是激发青年新动力、回应时代召唤之需。在这一伟大使命中,应遵循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引领青年立志、自信、奋进、创新,构建“一条主线,四个动力”的战略布局,将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青年心中,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

以时代榜样引领青年的立志动力。榜样是青年成长的关键指引,传承红色基因需强化时代榜样的模范作用,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首先,讲述时代榜样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榜样事迹,编纂故事集,并多渠道传播,让青年在故事中汲取榜样精神与品格。其次,定期评选“红色基因传承之星”“有志青年”等,将榜样作用具体化,鼓励青年争当榜样,不仅表彰个人,也为广大青年树立标杆。同时,举办榜样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让榜样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历,让青年近距离感受红色基因,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树立与国家命运相连的人生理想。以“学习榜样精神”与“争做青年榜样”为传承路径,深化红色基因传承,浓厚红色血脉。此举既能增强青年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又能激发他们融入红色基因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红色基因得以在青年中薪火相传,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红色资源浸润青年的自信动力。红色资源见证了我党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优良传统与革命精神。一方面,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应作为青年自信动力的生动教材。遵义会议会址、红船、八一起义广场等,铭记着先辈的崇高精神。高校应支持教师将思政课堂移至历史现场,鼓励青年在红色资源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认同与精神追求,培养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优化校园红色文化环境,加强革命先烈雕塑、红色故事长廊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作为滋养青年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的鲜活课堂。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景观,营造浓厚氛围,拉近青年与红色资源的距离。通过组织红色主题讲座、歌唱比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现代化方式呈现红色文化资源,激发青年兴趣,让其亲身参与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这些举措旨在让红色基因深入青年内心,成为其精神支柱,激励其为实现国家梦想贡献力量。

以知识体系筑牢青年的奋进动力。深化学校红色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要将红色知识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打造高校思政优质课程,融入红色基因。思政课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的关键,高校需重视其系统设计,运用影视剧、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现代资源,结合探究、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法,深入学习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价值。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强化课程间联系,以红色基因为主线,贯穿于所有教学设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将红色故事、革命历史融入教育史、汉语言文学等课程,依托专业特色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生动性与感染力。此外,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的红色教育一体化,开发线上红色文化课程与宣传栏,以数字化形式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只有鼓励青年不断汲取红色基因中的丰富思想和精神资源,才能以红色基因之养分激发踔厉奋进之动力。

以实践活动激活青年的创新动力。高校要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导向,注重在实践中锻造青年的精神品格,鼓励青年从红色基因中获取创新创造的强劲动能。首先,开展“红色创业实践挑战赛”,支持青年围绕红色历史故事、革命精神开发创新项目或服务方案。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呈现科技化、智能化的趋势,新时代青年要增强学习意识,积极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科技探索之旅”等实践活动,探寻先辈的智慧结晶与创新思维。同时,引导青年以脚步丈量实践沃土,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与社会痛点,将红色基因中的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精神融入到项目策划与执行中,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开新路、创新业。其次,鼓励青年创作红色文化作品,以丰富的艺术形式活化红色基因。青年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激发青年的创作热情,鼓励青年基于红色基因蕴含的创新创造精神,投身于红色人物漫展、重现历史经典视频、红色主题摄影等红色作品创作中,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为此,需搭建红色文化作品展示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为青年提供交流创新思路的机会,提升青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转化中得以活化。

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激发青年发展的新动力需要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红色基因传承新格局,以时代榜样引领青年的立志动力,以红色资源浸润青年的自信动力,以知识体系筑牢青年的奋进动力,以实践活动激活青年的创新动力,用红色基因砥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

作者:付博,焦晶,唐玉娟,均系南昌工程学院教师。

本文系以下课题阶段性成果:

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SZZX24154)

2、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江西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4SZZX021)

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青年积极心态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ZX0040)

4、南昌工程学院教学改革课题“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青年积极心态培育的教学机制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项目编号:2021SZJG015)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