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游”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2-24 14:45: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铁路线蜿蜒伸展,不仅承载着亿万旅客的出行需求,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近年来,铁路部门胸怀“国之大者”,创新打造“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绘就“产业兴、百姓富、文化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铁路+旅游”驱动产业升级。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路网优势和运输效能,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将“铁路线”转化为“经济线”。在宁夏原州区姚磨村,借助国铁集团定点帮扶、因地制宜之力,昔日的农业村落摇身一变,成为了生态旅游胜地。姚磨村以“旅游+冷凉蔬菜”为特色,将菜地、菜园、大棚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景区景点,让姚磨村成为“农家柴火鸡、人间烟火味、招待八方客”的旅游目的地,还让以姚磨村为核心的原州区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变成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铁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更让乡村产业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根基。
“铁路+旅游”助推经济发展。在河南栾川县陶湾镇,国铁集团通过规划发展伊源康养谷沟域旅游,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实施“引客入栾”行动,串联起农产品种植、加工到旅游接待、休闲娱乐的文旅消费链条;“菌、药、兰、旅”铁路帮扶乡村特色产业示范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带动9个村集体创收1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个,人均增收1万元,形成政府、旅游企业和农户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铁路+旅游”传承文化根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铁路部门在帮扶实践中,注重挖掘文化资源,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青海茶卡盐湖,青藏铁路延伸至盐湖景区后,铁路与文旅巧妙联动,开行旅游专列,方便游客出行,助力“天空之镜”的爆红。原本偏远的盐湖小镇,一跃成为年接待游客超270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盐文化”也在游客互动中得以传承。这种“铁路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既增强了乡村文化自信,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生命力。
展望未来,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不断延伸,飞驰的列车载着游客驶向诗和远方,当古老的村落因铁路焕发新生,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将在铁轨延伸处徐徐展开,“铁路+旅游”的新模式也将释放更大潜能,让更多乡村搭上发展快车。(武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