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孵化地” 营商环境“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2-24 17:04: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丹江口市优化营商环境踏上服务支点建设新征程

2月18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营商环境改革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

“省委布局,市委落子,改革永远在路上。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聚焦服务支点建设,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和‘牛鼻子’,作为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主动的‘核心竞争力’”。2月20日,丹江口市委书记、市长武小凯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向全体干部发起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员令。

改革仍然是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热词”。近年来,丹江口市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控制成本为核心,驰而不息抓改革,持续巩固“六城同创”成果,以综合成本“洼地”垒起了营商环境“高地”。不久前,该市荣膺“2024中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县(市、区)”。15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受到湖北省通报表扬,其中“取水权不动产登记试点”等3项改革纳入国家试点改革事项,12项改革纳入省级试点改革事项,为该市营商环境改革年的宏伟版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要素成本“开源节流”产业生态活力奔涌

丹江口市全力压减“钱、水、电、气、人、地”等关键要素成本,构建功能型供应链平台服务,打造系统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中国水都,亚洲天池”饮誉天下,水经济已经成为该市主导产业,水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相关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80亿元、营业收入185亿元,约占丹江口市 GDP总量的四成。

不久前,“堰水进京”专列正式开通,14家物流、快运企业进入“物流实时数据共享平台”,目前正筹备发送第四次专列。“堰水进京”专列开通后,运输成本较铁路、公路分别下降35%、49%。除此之外,该市综合物流园物流共配中心建成投用,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工程、陈家港“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基地加快推进。

优势产业协同构建强韧供应链。丹江口水源地供应链有限公司为31家水相关企业提供涵盖集采、物流、金融、销售、研发、检测等全链条服务。丹江鲌供应链平台构建了从鱼苗繁育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如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丹江鲌畅销全国,远销至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占据了全国鱼头预制菜市场份额的25%。经开区供应链公司为10余家企业提供了超过1个亿的资金支持,就在近期,宝沃科技储能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

绿色金融赋能构建高富集资金链。“生态水”是“财富水”,取水权不动产登记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拓宽水企业融资渠道,发放288万元“取水权贷”。“知产”变“资产”,将政策性担保引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放18701万元“科技创新贷”。创新推出“活体抵押贷”“捕捞权质押贷”“两山产业贷”“设施渔业贷”等绿色信贷产品。“金融管家”对接企业144家融资11.97亿元,企业担保平均费率降至0.61%,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7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要素“满格服务”构建高效率服务链。园区“拎包入驻”“电等企业”,企业接电时间平均缩短 12天,节省成本120万元。“用能管家”为企业节约1034万元。水电气报装“零费用”,企业水电气“欠费不停供”惠及企业20103户,缓交8435万元,“免收违约金”716万元。水电气领域涉企收费“码上”查价,69家企业竞价选施工单位降成本 2600余万元。实施“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多审合一”改革,低风险、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5天、10天。政府为社会投资项目免费提供15项区域评估,在土地成交时交付用地企业。实施“一人一档”“一企一策”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双向解决“求职难”“用工荒”。

法治成本“硬核减负”企业投资底气倍增

高效司法服务和规范化行政执法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也是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的最强保障。

仅用4个月,追赃挽损40余万元,帮助涉及全国24个省市共300余名货车司机讨回公道。这源于丹江口市探索涉企案件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改革,通过府检联动、检警联动,这起利用货运平台对大货车司机实施诈骗的案件才得以被丹江口市民警高效破获。

一体综合能动快捷办理刑民交叉案件。改革以来,纠正公安机关违法采取涉企财产性强制措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案件3件;办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9件,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32人;督促清理“空壳公司”3家;帮助企业追赃挽损146万元。

“执破融合”畅通企业救治和退出渠道。执破融合团队统筹立、审、执、破等43项业务,由破产清算机构提前介入,依托商事纠纷“共享法庭”“丹 i企”“府院联动”等实现部门间高效协作,累计实现案件移送数量同比上升180%,案件审理时长缩短50%以上。

“一站式”多元解纷加速化解涉企纠纷。建立4个“共享法庭”,园区、司法、行政、行业协会等多方入驻,实现“商事纠纷不出工业园区”“商人纠纷商会协会解决”。提升“立审执”质效,审结涉企案件平均时长同比缩短2.58天,涉企案件经济影响在线评估率达到100%。

规范文明执法精耕厚植暖商“栖息地”。在全市23家行政执法单位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运用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办理执法案件4826件。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实行备案登记“红蓝码”制度,“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探索“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首违以学代罚”“公益服务折抵罚款”“轻微速罚缩短60%办案周期”。

制度藩篱“全面破除”政务服务“能级跃升”

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到市场主体“要什么、给什么”,丹江口市以数字化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一站式优质衍生服务。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构建服务新生态。线下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上打造“丹i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法治、金融、人才58项“一站”个性化增值服务。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沉至园区,实行“容缺”办理、“先建后验”等制度;“用地跟着项目走”,探索“先租后让”“标准地+”等土地出让模式,降低土地资金压力,缩短2个月的落地时间;建设园区实训基地,实施园区产教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产城园相生相融、政府服务精准高效、配套设施共建共享”的整体发展格局。

“免证即办”“智能快办”解锁办事新体验。该市取消各类证明材料324项,172个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82个事项实现“免证明”。依托“丹i企”,107项事项实现“一事联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变更)、《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31个“智能办”事项,实现100%申报预填,100%证照免提交,办理时限缩减90%,数字赋能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更加“触手可及”。

数字经济时代不断催生营商环境新机遇。农夫山泉、北京一轻、燕京啤酒、华润怡宝等15家知名水企在丹形成了700万吨以上的产能、160亿元产值的水产业集群;中桥集团旗下丹桥智能终端主板进入华为、小米供应链,推动打造百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当云谷被评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5G工厂各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49家。这里产业基础扎实,绿色食品饮料、生命健康、新能源材料、数字经济等多元产业蓬勃兴起。

丹江口市将乘势突破、奋勇争先,加快构建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一流发展生态,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为服务支点建设提供最优环境、最强动力、最好生态。(湖北省丹江口市营商办:武桐羽)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