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青春 右手使命——访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强

发布时间:2025-02-27 14:40: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他说:当生动的音符在我的指尖流淌,心跳便随着韵律波动起伏。那一刻,我觉得世界是我自己的,那个阳光绽放,青春洋溢的吉他少年,从不曾离开。

——题记

“这些年里,让我充满幸福感的事有两件;一件是,抱起我那把心爱的吉他,另一件,是当我推开手术室的门,告诉患者家属一切顺利,家属如释重负的那一刻。”说到这儿,赵强的眼里闪烁着光芒。

音乐是命运恩赐的一道光

初见赵强,是一个沙尘暴弥漫的下午,在患者家属熙熙攘攘的医院楼道里,他正在给患者看化验单。身穿白大褂,中等个头,国字脸,缓慢的语速里写满谨慎和坚定。

如果单说他作为医者的状态,只有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神,可以让人联想起艺术这个词语。然而,当切入话题,他身上那股如太阳般热烈的生命之光,足以照亮这个阴霾的午后。

在喜忧参半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有照亮自己生活的一道光。赵强生命里的那道光,就是音乐,无论在他求学时期,还是从医后的职业生涯里,音乐都给了他无限的动力与精神寄托。

爱上音乐,是在他的高中时期,那个求学路上最有压力的时间段。他说,有一次偶尔放学回家,在门口听到邻居家传出动人的吉他声,他被这首意外听到的曲子深深吸引,那时的他还没有吉他,也不知道从哪开始,就主动去找邻居教他。自此,音乐成了他灵魂的栖息地。那是1998年,他16岁,正是一名朝气蓬勃的阳光少年。

那个年代,互联网还不发达,学习新知识要去买书,或者拜师,赵强便从大十字的书摊上买了相关书籍,回家自学,学完乐谱就自己摸索弹奏。标准就是自己用耳朵听,是不是接近光盘里的原版音乐,一直练习到和原著音乐接近为止。他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自己学的第一首入门曲——《军港之夜》,由于热爱和刻苦,他一周时间就可以将一首曲子弹奏地十分熟练。

上大学后,学校有音乐协会,经常承接各种活动,他对音乐的热爱更加炽热。音乐给他的,是对生活那种永不消失的热爱,是他繁忙工作和生活的能量剂。

可喜的是,2019年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音乐协会,开始有各种活动。但由于工作太忙,每次排练,他总是最后一个到。然而一进入排练,抱起吉他的那一刻,忙碌了一天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他又成了那个朝气十足的吉他少年。

事业给了他向上的力量

学医并不是赵强从小的梦想。然而,成为医生后的使命和满足感让他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

80后的他,2006年从兰州医学院毕业踏入工作岗位,2013年成为主治医师,2021年评上副高。2021年被评为白银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获得白银市优秀骨干医师荣誉称号。这对于一名年轻医生而言,是无数汗水和勤劳铺就的路。

作为医院的后起之秀,赵强对事业有着如同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他在专业上持之以恒,有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钻研精神。

“说到我的事业,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我们现在泌尿外科中心的柴克强主任,他是我事业上的启蒙老师,他那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赵强回忆,曾经有一位患者已经去了多家医院就诊,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患者本人的病痛感很强烈,后来,患者来到我院就诊。柴主任在接诊后便对患者所有的就诊信息、身体感受以及症状做了极其详细的了解,一点信息都没有放过。终于,经过他的认真分析研究,找到了患者的问题所在,为患者顺利解除了病痛。这件事对赵强的影响很大,在之后无数的接诊中,这件事都时刻鞭策他不放过患者的任何一个细小症状,他从来不会因为症状微小而忽略患者的感受,从而做到真正的精益求精。

2010年,刚开始学习腹腔镜技术时,赵强因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也曾一度很困扰,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条路。但是苦恼归苦恼,他凭着自己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对生活不服输的那股干劲,从最基本的例如捡豆子、套皮筋、递针、缝合、打结等等镜下操作练起。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他最终逐渐掌握了操作的技巧,慢慢做到了稳、准、快、轻。在熟练操作的同时,他反复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献,从理论到实际,逐渐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

如今,赵强作为科室的年轻骨干,依旧坚持早晨不到七点半就到岗,八点半进入手术室,晚上经常是六点以后才出手术室,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在他这里得到有效治疗。即使眼前的工作再忙,他也从来不放松对自己学习进步的严格要求,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不断更新迭代,为更多患者服务。

抱起吉他,他是热情洋溢的阳光少年;拿起手术刀,他是心系患者安危的优秀医师。音乐给了赵强无尽的生活动力,他将这份热情奉献在事业上,左手青春,右手使命,让生命的内容更加充实绚烂。(图/文: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张丽宁)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