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5-03-07 14:54: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工作极为重要而又复杂繁重。迈步新的历史征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推动高效能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面对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新形势,面对基层资源匮乏、社会参与度不高、治理能力不强等挑战,如何有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巩固基层群众基础?结合这些问题,本文在总结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一些思考。

一、念好“实”字诀,在压实基层治理责任上下功夫。实践一再表明,推行责任倒查、任务倒逼、时间倒排,能够有效推动工作务实化、任务具体化,是促进基层责任落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健全责任化、清单化机制,将基层治理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构建基层治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抓、属地社区齐心抓的工作格局,对重点反映问题明确包联领导、确定工作专班、锁定完成时限,在规定时限内为居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答卷。同时,严格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统筹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攻坚小组,落实“每日一研、每日一调度”,务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问题,真正使基层治理责任在惠及居民群众中落实到位。

二、念好“广”字诀,在强化基层治理意识上下功夫。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蔚然成风,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广播、电视、互联网、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等,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依法行政宣传工作,紧扣“八五普法”相关精神,结合全面依法治区工作,通过“法律七进”开展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活动,强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普及,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实行一日双巡制度,深入各社区、企事业单位、农贸市场、在建工地、五小门店、背街小巷等走访了解和法律宣传,通过茶话会、座谈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发放群众工作之家、依法逐级信访等宣传资料,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合理表述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三、念好“源”字诀,在加强问题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当前,社区居民在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群众诉求更加多元化、多层次。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此,整合建立信息日报机制,每日收集汇总各类矛盾纠纷信息,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注重用好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新乡贤、网格员、楼栋长、“五老”人员、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加强对重点领域风险传导链条的梳理和主要风险指标的监测,实现精确预测、精准预警、精密预防。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要求,对国家满意度测评件等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限时办、依法办;对涉稳风险隐患,健全化解机制,做实前端治理、提高预判能力。

四、念好“管”字诀,在网格管理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城市发展带来社区居民快速增加,基层投诉压力不断加大。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质效,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创新优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构建“社区两委主导、社区民警支撑、综合执法等力量承接、志愿者等可依靠力量协同、群众力量参与”的“1+1+3+N”网格团队,强化网格员前端发现职责,第一时间掌握上报矛盾纠纷信息。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社区、进网格,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走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把社区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一线。依托社区治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综治维稳工作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的网格防控格局,推动“线上”往“线下”,畅通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回应群众期待和诉求。

五、念好“解”字诀,在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上下功夫。高质量发展越是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高效能治理中的小区矛盾纠纷越多,发现、防范、处置难度越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有解思维,按照“先易后难、逐项突破、分类化解”的工作思路,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实行依法办理与帮扶救助相结合,对疑难案件重新分析认定、理清工作逻辑、优化工作方式,因案施策、因人施策,实施精准化解。针对当前矛盾纠纷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的现实性,全面统筹各类调解资源,在充分发挥各类调解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完善衔接联动机制,增强整体工作合力。邀请法律顾问、退休老干部、德高望重乡贤等做好释理析法工作,动员亲属、好友、左邻等成员做好思想劝解工作,在重大节日和传统佳节期间走访慰问家庭生活困难人员、加大关心帮扶。

六、念好“宣”字诀,在基层治理案例宣传上下功夫。加强对身边典型案件的宣传,是营造依法治理浓厚氛围,遏制“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等不正常现象的有力抓手。要坚持“党建+”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党建带家建”“党风带民风”,深入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开展突出问题现场办公,通过案例指导、纠纷排查、会商研判等方式推动抓早抓小、防控风险,稳固基层治理根基。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评比表彰等活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建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收集典型案例,宣传部分群众的切身经历,形成积极正面宣传效果,促进广大群众转变观念,依法维权。如:某商住混合楼盘的商业体长期向小区排放餐饮油烟,严重影响业主生活,向物业反映多次后未能得到解决。通过宣传引导,群众自我维权和逐级信访的意识已深入,小区业主主动向社区和街道反映该问题,通过及时搭建沟通协调平台,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现场处理,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黄文:硕士/工程师,作者单位: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怡心街道办事处/成都天府新区双流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西南财经大学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