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赋能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10 16:40: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截至2025年2月,中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共商、共建、共享499所孔子学院和793个孔子课堂,为促进中文国际传播,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增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作出了贡献。作为历史记忆、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档案为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有赋能的基础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档案对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的价值意蕴

从档案双元价值论看,可从两个维度探讨档案对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档案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工具价值。通过档案中记录的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历时性情况、决策信息以及研究成果等,便于各级主管部门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的脉络,从而有利于制定出更加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规划方案。通过档案的精准记录和全面保存,可为管理者动态掌握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全方位信息。档案管理也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归集,更是见证对外传播中文化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二是档案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价值。在建设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源不仅承担着记录孔子学院发展的角色,还是研究和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资源。运用档案中记载的海外孔子学院的各类照片、文本、音频视频等资料,能让海内外更加直观地了解孔子学院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二、档案赋能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是加强档案资源保障。完善档案资源保障是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资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立健全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是档案赋能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可通过完善档案收集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专题档案和重大重要事件专栏三方面发力。

二是创新档案叙事功能。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叙事视角进行创新,从不同维度进行空间重塑。首先,要加大收集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好故事好案例。历时性的有效记录,加上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不断赋予其传播的独特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对外知晓度。第二,整合多元档案资源进行叙事。孔子学院历时性发展的包括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类型档案资源,均可为多维度的孔子学院发展档案叙事体系提供有力素材支撑,便于多维度展示中华文化价值。第三,借助新科技手段创新档案叙事。利用VR、AR等技术手段,将孔子学院档案叙事与新科技相结合,打造多维度、立体式、沉浸式的文化传播体验。

三是加强系统设计整合。孔子学院发展涉及的相关档案,分布面广、种类丰富。为此,孔子学院所管部门应健全资源共享工作机制,系统整合相对零散的档案资料;还要注重对特色深度挖掘,呈现特色化。第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应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各孔子学院在档案资源收集、特色资源运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建立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孔子学院档案建设工作需要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专业指导,孔子学院所涉单位应建立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实现档案的多维度综合治理实效。第三,强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孔子学院的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资源来保障,档案的整理与加工,同样需要懂档案的人才予以支撑。

档案赋能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彰显出档案的独特关键性支撑作用,需从加强档案资源保障、创新档案叙事功能、加强系统设计整合等多方面合力加强档案建设实现赋能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全球文化交流。(中国计量大学教师、张向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