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从绿而治打造“生态苗乡”

发布时间:2025-03-13 16:35: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3月12日,重庆市彭水县2025年县级义务植树活动在汉葭街道大树村举行。县委书记、县长陈清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彭玉萍,县政协主席程途,县委副书记冯吉光等县领导参加。

据悉,本次植树基地位于汉葭街道大树村,距离彭水县城约14公里,海拔800米,基地总规模60亩,以油茶为主要造林树种。义务植树不仅提升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彭水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修复、植被恢复、林业产业发展。

防火防虫,“0事故”保障林木安全

在火灾防控方面,彭水通过“三到位”措施(责任落实、巡查管控、宣传引导),积极排查景区、文化场所,整改火灾隐患点,2024年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同时,在高温期间,在各乡镇地区通过卡口驻守、巡逻和村民宣传,织密“防火网”。

在2024—2025年度森林防火期的第十周和第十二周,彭水县通过三级监测团队(累计投入超1万人次)、2600余个检查站(收缴火种424个)、无人机巡护(覆盖超8000平方公里)及湿化作业(覆盖0.9万亩)等措施,实现连续10年森林火灾零伤亡。

针对松材线虫病等外来入侵物种,彭水开展专项疫木清理行动,病虫害防治率达90%以上,有效控制疫区扩散。

生态修复,提升青山林带生命力

在国土绿化重点项目工作中,彭水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2024年完成3万亩建设;油茶种植项目严格实施“五旁”栽植规范,即在各乡镇适宜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耕地土坎旁开展油茶种植,通过监理制确保施工质量,推动彭水成为全市油茶产业强县。

此外,彭水还关闭矿山139个,面积达171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4.6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5.4%,修复矿区生态并推动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

多级监督,人防牵起绿色“防护网”

在深化林长制工作方面,彭水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以及“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的责任体系,实现“林长制”走向“林长治”。

2024年8月,石柳乡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组织林长、护林员驻守卡口,严防火种进山,并通过入户宣传、加密巡逻频次,织密森林火灾防控网。期间未发生重大火灾,成效显著。

目前,“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建设3万亩,实施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工程2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6%。

保护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有效提升

彭水通过“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修复生态面积28.3万亩,对红豆杉等珍稀物种进行专项保护,并将阿依林海景区等废弃矿区改造为生态景区。

据悉,2024年彭水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55%,乌江自然岸线保有率达84.69%,均超过“十四五”规划中期目标(2025年目标为65%)。

今年,全县计划义务植树100万株,完成各类营造林10万亩,进一步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下一步,全县将继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强化林业生态保护,深化生态产业融合,推动绿色发展,为全市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彭水力量。(文/陈鑫林、图/彭水县委宣传部)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