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人才根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18 14:55: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振兴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征程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选拔培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驱动着乡村稳步向前发展。唯有筑牢这两根坚实的支柱,才能让乡村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引领力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从偏远的山区到辽阔的平原,几乎每个乡镇和建制村都建立起了党组织,它们深深扎根乡土,如同一个个坚固的战斗堡垒。这些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积极倾听群众的声音,及时反馈他们的诉求,把党的政策精准传递到每一位村民心中;更是落实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沿阵地。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许多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比如在西南地区的某个深度贫困村,村党组织深入调研,发现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特色水果。于是,党组织成员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参与种植,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党组织积极协调资金,修建灌溉设施和道路,解决了水果种植和运输的难题。党员们带头示范,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充分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才能蒸蒸日上。

村干部作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成效。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干部的形象与能力,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评价。因此,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养刻不容缓。通过健全上下联动培训机制,为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仅涵盖电商知识,让村干部学会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包括脱贫致富本领,如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增收途径;同时也有基层党建知识,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能人”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他们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人脉资源和市场需求都了如指掌。通过结对帮带、举办夜校等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和培养农村“能人”。比如,在北方的一个养殖大村,村里的养殖“能人”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夜校,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帮助村民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这些“能人”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带领村民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增强了农户的致富本领,更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创造力。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对于那些为农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应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奖,给予获奖者一定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不仅是对人才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树立了榜样,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吸引他们投身乡村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比如,一些乡村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农民运动会等活动,让村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修缮古老的建筑、保护传统的手工艺,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优美的田园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的邻里关系,这些都能成为吸引人才扎根乡村的重要因素,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乡村振兴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持久战,时不我待,使命在肩。我们必须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根基,不断夯实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以精准选拔培养人才为支撑,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振兴画卷,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农民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上栗县:李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