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承担让干事创业脱“虚”向“实”
发布时间:2025-03-19 15:19: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要求,强调了党员干部将担当作为与守纪干事作为行为准则的重要性。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以“一”力承担让干事创业脱“虚”向“实”。
“一”如既往想干事,在“不慕虚荣”中匡正偏差、胸怀全局,“扎扎实实”地为党分忧、为民尽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深究一些党员干部干事动力不足、懒散懈怠的原因,往往是理想信念“原动力”不足、干事创业“精气神”减退,导致“躺平”思想占据了主动,甚至躲事避事、怕事推事、敷衍了事,变成“行动上的矮子”。“想干事”,是作为党员干部应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是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的直接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的辉煌历史滋养初心,经常对表榜样精神找担当差距,绷紧“无功便是过”警醒之弦,树牢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在思想上破除“贪图虚荣”的困顿、行动上摒弃“及时行乐”的惰性,自觉将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党性锻炼增强“一心想干事”的坚定信念。
“一”马当先敢干事,在“不务虚功”中学干结合、大胆破局,“踏踏实实”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干事担事关键在于敢干事、会干事,强调是实干精神和效果导向统一。如果不敢干事,就会贻误事业发展的良机;如果不会干事、盲目蛮干,轻则工作无法推进,重则陷入恶性循环。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敢揽“瓷器活”,永葆“闯”的斗志,时时事事处处树立“干事为荣、避事为耻”的理念,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动真碰硬,在风险面前不务虚功、积极应对,把每件事都往实处做、深处干、细处抓,在“只争朝夕”和“久久为功”中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实现既定的目标。要练好“金刚钻”,增强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和恐慌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急难险重的“大熔炉”接受淬炼,全面增强各方面的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尘不染干成事,在“不图虚名”中廉洁奉公、提升格局,“老老实实”地锤炼作风、树好形象。遵规守纪和干事创业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更不能搞干事“松懈”、纪律“松绑”。只有在党纪明确的红线和底线范围内大胆干事创业,在守纪的前提下把事情干好干成,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干事的“分寸感”,常怀敬畏之心、常紧纪律之弦、常思违纪之害,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基础上,自觉抵制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时时敲响纪律警钟、事事多想纪律要求、处处守好纪律底线,磨砺不图虚名的扎实作风,树好为人干净的公仆形象。要习惯在监督的“探照灯”下干净干事、成长成才,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习惯组织的“咬耳扯袖”,习惯同志的“批评提醒”,在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中努力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硬核”干部。(宜宾市高县庆岭镇人民政府、周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