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藜高科全国基地巡礼:一粒藜麦背后的科技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5-03-19 17:28: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探秘各大基地如何用“硬实力”守护“舌尖上的营养”

从首都北京到雪域高原,从辽阔草原到极境寒地,一粒藜麦的成长之路跨越山河,凝结着科技的力量与自然的馈赠。作为国内藜麦产业的领军企业,中藜高科集团在全国布局几大种植、育种基地,以“因地制宜”的智慧打造高品质藜麦,更以创新和公益助力乡村振兴。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基地,看一粒藜麦如何“种”出大未来!

北京通州基地:科技育种,守护“种子芯片”

坐标: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

核心亮点:

科研先锋:拥有近300亩种植区与专业育种技术,2024年上半年种子产量达24吨,承担通州区“早熟藜麦新品种选育科研项目”。

自然优势:潮土与褐土交织,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为藜麦提供“黄金生长带”,颗粒饱满、营养更均衡。

公益行动:24年上半年吸纳本地用工超1000人次,支付人工费2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一句话特色:“这里是藜麦的‘种子银行’,更是科技助农的试验田。”


西藏萨迦基地:海拔4000米的“营养奇迹”

坐标: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

核心亮点:

天赐环境:高海拔、强日照、无污染的雪山融水,孕育出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雪域藜麦”,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

智慧农业: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无人机植保、数字化加工线让藜麦去皂苷更彻底,口感更纯净。

地区致富:土地流转、农机租赁为当地增收600万元,支付农民工资超110万元,让“高原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一句话特色:“离天空最近的藜麦,藏着最纯净的营养密码。”


内蒙古翁旗基地:10万亩草原上的“金色画卷”

坐标: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

核心亮点:

规模王者:近10万亩种植区,一望无际的藜麦田与草原相映成趣,无人机俯瞰宛如大地调色盘。

助农新模式:通过“网格员”管理、提供就业岗位,让牧民变身“新农人”,共享产业红利。

一句话特色:“风吹麦浪,这里是藜麦与草原共舞的天地。”


黑龙江黑河基地:极境寒地,慢生长的“营养冠军”

坐标:黑龙江黑河市孙吴县

亮点:

寒地优势:年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藜麦生长周期长达一年,积累更多营养,颗粒直径较普通藜麦大20%。

绿色无污染:虫害少、农药使用极低,获称“会呼吸的藜麦”。

国际舞台:亮相中俄博览会,让“黑河藜麦”走向世界餐桌。

一句话特色:“用时间淬炼品质,寒地藜麦诠释‘慢即是美’。”


中藜高科的“三重使命”

科技赋能农业:北京基地的育种专利、西藏的数字化生产线、黑河的极境种植技术创新贯穿全产业链。

自然成就品质:因地制宜,分别利用土壤、海拔、气候差异,打造差异化营养优势。

责任反哺乡村:全国累计带动农民增收超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数百个,真正实现“一粒麦子富一方人”。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科技力到自然力,中藜高科用一粒藜麦书写着中国农业的新故事。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品质、践行责任,让更多人品尝到“中国好藜麦”的独特魅力。(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