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重庆亮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5-03-21 16:47: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3月21日上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及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市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涉企行政检查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情况。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会上介绍,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方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梳理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确保清单涵盖所有相关事项,根据政策变化和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并依据企业自身管理的规范程度、信用等级等多维度因素设置检查频次;强化部门间、区域间、市区(县)间的协作联动,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加强市级层面的行政检查统筹力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同时,严格规范行政检查的标准和程序,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前,需通过“执法+监督”应用获取“执法行为码”,并按规定出示执法证件、执法行为码、检查通知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运用检查笔录和音像记录等手段,实现检查行为全过程记录,及时告知检查结果并由检查对象签字确认。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的渐进式执法模式,严格执行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清单,依法实施轻微免罚、首违免罚、免除加处罚款、同意缓缴罚款等措施;大力推进非现场检查方式,积极推广使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实现行政检查从传统的“人海战术”向“智慧检查”转变、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

“在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上,我们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引导督促被处罚的企业开展自我整改,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会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协助373家因受到行政处罚无法贷款融资的企业实现信用修复,帮助企业重新获得贷款资格,促进企业发展新活力。

推进“五个一体化”

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在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方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印发了《重庆市生态环境领域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推进“五个一体化”确保改革落地见效,优化行政执法体制,提升执法效率和规范性。

《方案》规定,在中心城区着力推进行政执法运行一体化,强化市级层面的行政执法力量统筹,推动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并建立城市结合部行政执法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提升执法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行政执法场景一体化,依托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试点建设中心城区城市噪音污染执法监管“一件事”,形成隐患高效发现、履职协同联动、问题闭环解决的超大城市整体智治链条。

同时,推进行政执法协作一体化,建立跨部门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全面推行跨层级“综合查一次”模式;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开展行政执法质效评估工作,对中心城区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推进行政执法平台一体化,依托巴渝治水、“执法+监督”等数字应用,探索建设执法裁量基准智能匹配、智慧感知行政执法风险、自动推送行政执法监督处置建议等AI功能,完善生态环境领域“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应用,真正实现智慧执法、智能监督。

“我们通过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按照‘市级统筹、一贯到底’的总要求,突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在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多跨协同以及资源下沉,努力在中心城区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一体化新格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工作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环保领域的各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刘思含、图/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