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妇联授予谭静“巾帼合伙人”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5-03-24 11:36: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以教育为纽带,绘就儿童友好城市新图景
“当孩子们踮起脚尖,城市自会俯身倾听。”这是保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友好研学院院长谭静始终践行的理念。2025年,她荣获保定市“巾帼合伙人”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她十年深耕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事业的肯定,更是对其将儿童友好理念转化为城市实践的高度认可。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搭建国际交流桥梁,从赋能乡村教育到赓续红色血脉,谭静以教育为舟,以创新为桨,为万千家庭点亮幸福明灯。
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2021年保定市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后,谭静创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研学矩阵”,推出三大主题品牌:
红色文化研学:以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为研学主题,策划沉浸式戏剧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悟家国情怀;
家乡文化寻根研学:以古莲花池、莲池书院等文化场馆为立体教科书,激活《荷花淀》中的燕赵文脉;
中华非遗传承研学:带领儿童体验曲阳石雕、保定老调,从定瓷冰裂纹中读懂文明韧性。
活动组织上百场,覆盖万余名青少年,衍生出“大国少年·共创未来”社会实践自然学堂研学课程体系,其成果获多家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2024年11月,谭静受聘担任保定市儿童友好研学院院长,她牵手京津两地“责师”专家团队共同成立“京津冀小小责任规划师联盟”,鼓励儿童参与城市公共事务。三地小责师代表走进城市展示中心、儿童友好社区、公园,北京中轴线前门、大栅栏文化街区、天津古文化街、“直隶第一街”保定西大街等场所,以“一米高度”为城市规划建言,真正实现从“被动受益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
链接全球视野,架设文化交融之桥
谭静深谙儿童友好需突破地域局限,她整合国际资源发起“海外华裔新生代非遗文化寻根之旅”,通过非遗沙画、剪纸等载体,让驴肉火烧与定瓷成为文化纽带。在青岛·保定双城研学活动中,青少年共筑未来愿景;与加拿大、新加坡的合作项目中,华裔新生代通过参观唐县白求恩纪念馆、百年名校里的青花瓷博物馆,以儿童视角读懂保定,感知城市温度,传递国际友谊。这些实践不仅促进文化交融,更让中华文明根脉在新生代心中扎根。
深耕乡村教育,以书香点亮成长之路
面对留守儿童困境,谭静携同部分儿童友好学校共同发起“儿童友好爱心书吧”项目,三年间为6个区县捐建30个爱心书吧,捐赠近3万余册图书。书吧配备智能设备,开展“小小领读者”公益助读活动,让乡村儿童在阅读中看见世界。项目被纳入“巾帼合伙人”重点工程,成为连接城乡教育的温暖桥梁,此项目将持续进行。
凝聚家校社力量,激活妈妈成长动能
作为“知子花开”家庭教育团队社会实践队队长,谭静创建京津冀“妈妈力量”家庭成长营,联动清华、北大、南开大学等高校智库及国际学者,形成“教育专家+妈妈陪跑导师+研学导师”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公益讲座、学业规划指导,已赋能近200个家庭,并为50余名中、高考生提供免费升学规划服务,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谭妈妈”。
赓续红色基因,铸就时代少年品格
在“跟着红色电影去研学”活动中,谭静组织京津冀儿童重走英雄足迹,以戏剧演绎历史,将红色基因注入少年血脉。她说:“儿童友好不是选择题,而是城市文明的必答题。”如今,她正将保定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推动每座城市为儿童俯身倾听。
十年坚守,谭静以教育连接时代脉搏,用爱心绘就成长底色。她先后获得“社会公益报道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最美家庭、保定好人,保定市三八红旗手、最孝顺好儿女、优秀妇联执委、特殊贡献个人等多项殊荣,她的实践不仅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温情,更让儿童友好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生根发芽,未来,她期待更多力量加入“知子花开”团队,共同书写儿童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新篇章。(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