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银合作,点亮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在第十五届“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5-03-24 16:33: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的第十五届“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圆满落幕。西安交通大学共有2项作品经过多轮角逐晋级国赛并取得奖项,其中由经金学院程茂勇教授、电信学部王飞副教授指导,刘文俊、刘强和朱艺菲参与的《工行容e投——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智能投顾助手》项目在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由经金学院董志龙副教授指导,李杭书、孔文鹏、裴悦婷参与的《e贷出——小微企业出口信贷数字化增信平台》项目在区域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图:《工行容e投——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智能投顾助手》获全国一等奖
图:《e贷出——小微企业出口信贷数字化增信平台》获全国二等奖
《工行容e投——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智能投顾助手》项目团队致力于开发和优化以Transformer为核心的深度学习价格预测模型,基于高精度、高效率的预测结果为工银瑞信及合作伙伴构建AI智投策略,增厚投资收益。并利用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为客户提供实时风险监测、智能投资建议等个性化的综合服务,在长期的智能投顾业务中为客户创造收益实现共赢。项目负责人刘文俊表示:“此次大赛设置了个人金融、场景金融、美好生活和无界创想四个赛道,为我们提供了学科交叉融合和开发创新项目的机遇,也为我们提供了与来自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们交流的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打磨项目,争取将项目早日落地。”
图:《工行容e投——基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的智能投顾助手》项目作品
《e贷出——小微企业出口信贷数字化增信平台》项目团队致力于打造由公共数据仓和信用评级系统构成的小微企业出口信贷数字化增信平台。基于两级系统协同运作,公共数据仓实时采集企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构建起贷前评估、信用评级和贷后预警三大模块共同组建的信用评级系统,为小微企业构建起全面而精准的信用评级体系。项目负责人李杭书表示:“无论是提升民营经济活力、稳外贸促开放,还是构建数字信用生态,都需要秉持‘经济为民’的初心,在守正创新中探寻高质量发展之道。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学子的命题,更是金融科技向善而行的使命。”
图:《e贷出——小微企业出口信贷数字化增信平台》项目作品
决赛现场,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助理文卫华与西安交通大学参赛团队合影留念,并进行赛前辅导,为选手们加油打气。文卫华指出:“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在‘工行杯’等金融科技类赛事中取得多项大奖,希望同学们立足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比赛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青春风采,结合专家评委的指导意见继续打磨和完善项目,依托工行的平台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
图:中国工商银行陕西分行行长助理文卫华为项目团队进行赛前辅导
近两年,依托“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大赛中斩获包括2项全国一等奖在内的4项国家级奖项,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分行行长助理文卫华表示,陕西工行将继续深耕高校学子创新发展沃土,与省内各大高校深化银校合作,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践行大行责任担当,全方位服务客户,为“数字工行”建设持续贡献科技力量。
据悉,第十五届“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大赛以“数智金融,点亮未来”为主题,为海内外高校学子打造一流的金融科技创新舞台,全面深化数字工行建设,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以实际行动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于201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于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的竞赛目录。本次大赛吸引来自全国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1100多所院校、6万余名学子踊跃报名,征集创新方案1.5万余件,报名人数与作品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学科交叉与创新,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一流经济学家、一流企业家、一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师生团队,着力培育高质量的创新实践成果,为推动学科建设贡献更多力量。(西安交通大学、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