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添绿意 重庆倡导市民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发布时间:2025-03-28 15:2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5年清明节将至。3月28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安排,引导大家采用文明节俭、绿色低碳的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传播文明殡葬新理念新风尚。
清明节是群众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祭扫需求集中,为此,市民政局联合市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召开2025年全市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会议,对祭扫服务和森林防灭火工作作出安排,各区县民政部门迅速行动,制定详细方案,搭建应急体系,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
据悉,今年部分陵园将增设由专人引导的绿色通道,提供轮椅租借、热水供应、遮阳棚、医疗急救点等贴心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个细节。同时,民政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针对殡葬服务机构乱收费、强制消费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全力维护殡葬市场秩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各区县民政部门节前对服务场所的基础设施、消防设备、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节日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守、带队督查、信息零报告制度。
此外,民政部门还将与公安、交通、城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做好重点祭扫场所及周边区域的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和祭祀用品管理工作。针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散坟祭扫,指导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落实防灭火人员和物资,严格管控森林防火区内的用火行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的殡葬服务机构均已禁止祭祀时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呼吁大家增强防火意识,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3月31日—4月6日,重庆民政系统将集中组织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
3月31日,将在璧山区殡葬服务机构举办“清明追思,春风寄情”活动,以科技赋能,将逝者信息在“数据云端”存储,祭扫群众可通过服务机构公众号,建立逝者网上云祭扫纪念馆,按照网上流程完成祭扫事宜。
4月1日,将在崇兴生命纪念园组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宣传活动,向公众推广已建成的草坪葬、树葬、花坛葬等约1.5万个生态墓位。
4月2日,将在永川区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全民共祭、公益捐赠”活动,当天将开放百姓故事陈列馆,展示安葬于公墓的人物故事、手写家书等生活印记。
4月3日,将在高新区殡葬服务机构举办“礼赞生命,与爱同行”公益生态捐赠活动,免费安葬10余位逝者骨灰。活动现场,还将开展殡葬惠民政策宣讲。
4月4日,将在渝中区朝天门街道开展殡葬移风易俗进社区活动,宣读《树立文明新风尚倡议书》,组织开展演出、制作传统手工制品等活动。
4月5日,将在万盛经开区开展殡葬改革进农村活动,通过情景剧、舞蹈、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殡葬改革,弘扬传统美德,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4月6日,将在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举办96000热线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现场参观,开展殡葬政策宣传。
发布会上还特别介绍了96000殡葬服务热线。该热线由市民政局设立、市殡葬管理中心受托管理、全市统一,是24小时官方殡葬服务热线。热线的主要功能是方便市民第一时间联系选择正规殡葬服务机构办理遗体接运等全部丧葬事宜,还为市民提供殡葬政策法规咨询、受理殡葬服务投诉、开展悲伤抚慰等服务。据了解,2024年,全市累计有2.3万名群众通过拨打96000热线联系办理丧葬事宜,总计实现首次遗体接运费减免达433.8万元。
这位相关负责人介绍,96000热线遗体接运费首次费用减免。该项政策是重庆市在2015年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至今已有10年之久。
具体来讲,凡在重庆市区域内,市民通过拨打96000殡葬服务热线选择合法殡葬服务单位办理遗体接运并实行火化,由此产生的普通殡仪专用车遗体接运费用,将一次性获得230元以内的限额据实减免,产生多次接运的,只减免第一次费用。需要强调的是,非正规殡葬服务机构车辆接运的遗体,将无法享受该项减免政策。(文/唐灿、图/重庆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