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梅溪坪朱熹题刻及周边环境被破坏,存在文物保护不到位,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况。由于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矛盾,闽清县检察院邀请文物专家及行政单位召开公开听证会,达成整改意见后向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行监管职责。
据悉,闽清县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梅溪坪题刻初步整改修复情况。经相关职责部门的初步整改修复,梅溪坪题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题刻文字用传统朱砂大漆非遗工艺描红,周围垃圾清理干净,上方住户污水管道接入城市污水管网。但是还存在石刻本体损坏需要修复、周边环境与文物保护工作相矛盾、民生设施与文物保护相矛盾等问题。
上述问题仍需行政机关进一步整改。对此,闽清县检察院邀请省、市、县多名文保专家、人大、政协、住建、文旅、梅城镇、城投公司等相关部门参与专家论证座谈会,请专家为梅溪坪题刻修复“把脉问诊”,并集思广益以梅溪坪题刻保护为切入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闽清文物保护样本”。
经过实地查看后,相关专家们针对文物现状给出的修复方案,从科学保护以及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并形成共识。专家们对文物石刻石体开裂、石刻形态恢复、周边环境等短期、长期修复需求的修复材料、工艺和修复措施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表示要强化文物的文化价值转化,进一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将其融入闽清整体文化遗产传承中,推动文化价值的社会共享。
下一步,闽清县检察将充分发挥“检察+人大+政协”协同监督的力量,从文物的“活”与“用”两字着手,同向发声,同向发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将小“文物”延伸到大“文化”,推动建立闽清石刻保护新机制。(闽清县检察院:施倩倩、郑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