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布设1384套“应急叫应终端” 实现‌预警“秒达”一线

发布时间:2025-03-31 11:16: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演习!武隆应急提醒广大居民群众,受强降雨影响,近期新坪村吊嘴隐患点有山体滑坡风险,请及时转移避险。”近日,在重庆市武隆区羊角街道新坪村吊嘴滑坡点,由市应急管理局建成投用的“应急叫应终端”大喇叭发出语音测试信息,村民们清晰地听到了上述内容。

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终端硬件包括高音喇叭、高清摄像头、卫星发射接收装置、太阳能供电板等,可以在“三断”情况下,实现应急响应快捷有序、应急通信畅通无阻、灾情信息实时传递。

“三断”场景下的三重保障

“磁器口是全市重点防洪区域,这套能够直达群众的叫应系统对我们来说十分有用。”磁器口街道应急管理岗岗长胡海军介绍,该终端在“三断”情况下还能够正常使用,迅速向沿江受威胁群众发送预警信息和转移指令,变“一人报灾”为“人人报灾”,“一呼一应”为“一呼百应”。

据了解,该终端可通过高音喇叭进行灾害风险信息播报,包含灾害预警、风险提示、避险转移等信息发布。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遇险群众可通过扫码连接设备无线网络,通过卫星网络与后方应急指挥部取得联系,将求助信息、灾害现场图片等回传至后方救援救助平台。同时,终端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可实时监测灾害现场环境,并将图像上传至乡镇、区县、市级指挥中心,实时辅助救援救灾。

2024年,重庆市成功应对2008年以来最强特大暴雨、历史最长71天特重高温天气过程,全市紧急避险转移10.8万人,同比上升53%,全市因灾亡人同比下降44%。“转移避险人数上升和因灾亡人下降的‘一升一降’背后,是我们预警叫应发挥了关键作用。”市应急局监测减灾处处长汪浩表示。

从“层层传递”到“一键直达”

“以前,我们发布的预警叫应信息主要对象是各级各类责任人,各基层网格再根据形势研判及时通知到户到人,遇到夜间等紧急情况效果不佳。”汪浩介绍,通过数字应用集成气象、水利、规自等预警信息,及时研判后,可第一时间通过该终端向重点区域群众发布灾害预警和避险转移信息,进一步将预警叫应工作延伸到基层群众,实现‌预警信息“秒达”一线。

目前,重庆市已在41个区县(含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的防汛、地灾等中高风险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布设片区叫应终端1384套,完成应急叫应一键通平台开发。市防减救灾办、市应急局已开展专题培训,对该终端进行了实操讲解和现场演示,确保汛期终端能高效运行。

此外,该终端还已接入全市“数字应急—自然灾害防减救”综合应用,统筹归集了森林火灾、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和地质灾害等相关预警信息,将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处置各类灾害的重要手段,“平”时可以实时查看全市范围内各灾种、各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针对性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急”时可通过模拟算法为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提高减灾救灾实效。(文/陈嘉玮、图/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