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法院:沙龙凝聚跨界智慧 多元助推金融法务建设
发布时间:2025-03-31 15:16: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数字金融纠纷有哪些特点?法律适用上有哪些难点?化解数字金融纠纷又有哪些模式?这场探索多元化解与司法创新的法学沙龙将给你答案。
近日,由重庆市渝中区法学会指导、渝中区人民法院承办的“数字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与司法创新”主题沙龙在中信建投期货公司成功举办。活动汇聚司法界、学术界、金融行业及法律实务专家,共同探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纠纷化解机制与法治保障。
跨界对话:共谋数字金融治理新方案
作为渝中区法学会品牌活动,“法学沙龙”得到渝中区司法局、区产业促进局、区律工委金融专业委员会、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协办支持。重庆市法学会一级巡视员陈忠东,渝中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兼区法学会会长蔚传忠等出席本次沙龙,市、区人大代表受邀参加沙龙,辖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律所及高校代表逾50人参会交流。
渝中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晓在开幕致辞中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仅靠司法的事后惩治,更需要推动司法与金融监管、行业自律、技术防控的前端协同。
活动中,受邀演讲嘉宾从不同维度,深度分析了金融行业发展,围绕“数字金融多元解纷模式”“数字金融纠纷的特点与法律适用难点”“金融法律服务模式创新”“数据金融合规风险识别和防控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专家观点:从理论到实践的智慧碰撞
渝中区人民法院金融庭庭长梁晓峰系统介绍渝中区“数字金融多元解纷模式”,提出通过优化银企易诉平台、运用新技术快速验证电子证据、创新审理规则、深化双城司法协作等方式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
重庆大学黄英君教授在分享中指出,数字金融具有涉及人数众多且分散,法律关系多元且复杂、证据难以收集等特点,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
丽达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张璐从创新金融法律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渝中金融业发展现状和目标。
西南政法大学付其运副教授在分享中提出,在“安全区”内创新试错,打破数据孤岛、激活要素价值,全链条护航法律创新,是平衡金融创新与安全的必由之路。
成果落地:金融法学研究会筹建启动
嘉宾们的精彩分享,赢得了与会人员阵阵掌声,与会领导对本次“法学沙龙”进行了点评。
陈忠东认为,本次沙龙活动最大的创建成果是渝中区法院新发布的《金融审判白皮书(2023-2024)》,以及正在筹建中的渝中区金融法学研究会。他希望渝中区法学会继续巩固拓展“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成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持续整合资源力量,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搭建更多平台、注入更多动能、提供更好保障。
蔚传忠指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护航实体经济的关键。全区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重要性,各职能部门和行业调解组织要知责明责、担责尽责,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推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以更好地服务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重庆中央法务区)建设。
活动现场,渝中区法学会还正式发起金融法学研究会筹建倡议,该研究会未来将聚焦数字金融立法研究、案例研判与行业标准制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法治支撑。(渝中区人民法院供稿)